辐照食品对人体有害吗?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提到『核』,不少人認為它是神秘而可怕的。可是也許你想不到,說不准哪天在你的餐桌上,也會出現一兩樣經過核輻照的食品。仔細品嘗它們,你會感覺這種食品吃起來別有風味。輻照食品就是用核元素鈷的γ射線、χ射線或高能量的電子束照射,對普通食品進行殺菌、防腐、防霉、保鮮或品質改進的一種食品。

20世紀70年代,輻照食品的衛生安全性得到國際權威機構的確認。近10年來,輻照食品發展加快,開始進入商業化和國際貿易。目前,全球已有100多種輻照食品在40多個國家獲批准,每年的加工量近20萬噸。食品經輻照後,表面的寄生蟲、病毒、細菌便『一命嗚呼』了。更奇妙的是,經過核輻照的食品,其分子和原子的活性將大大增強,味道也會變得更鮮美。對於那些保鮮期較短的食品,輻照後,保存期會大大延長。

有人擔心食品經輻照後會殘留有害物質,這種顧慮是沒有必要的。核輻射像光線一樣穿過食品,這只是一種能量的傳遞,對人體無害。當然,經輻照後食品中的維生素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營養學家曾做過試驗,豬肉和雞腿經輻照後,維生素B1的損失量僅為7%,某些瓜果經輻照後,其維生素的分子結構發生了改變,但並不影響營養價值。

目前,輻照食品的種類已擴大到肉類、蔬菜、瓜果、調料和保健品。有關專家預言,隨著國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輻照食品在我國市場發展前景誘人。以輻照肉食品為例,目前全國豬肉消費市場每年約在4000億?5000億元左右,若按30%(美國輻照肉食品佔有率)的市場佔有率計算,僅此一項,每年輻照肉食品的消費就超過12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科技的進步,會有更多的味美可口、安全無菌的輻照食品進入家庭。

微波食品前景看好

縱觀國內外市場上的冷凍微波食品,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經選料、調配後冷凍或冷卻的冷凍冷藏肉類制品,食用時只需打開包裝或直接連同包裝放入微波爐解凍、加熱即可。第二類是面點類主食,經微波爐加熱即可食用。第三類是休閑風味食品。冷凍微波食品加熱烹調時,微波從各個方面穿透食物,直接使食品內部極性分子碰撞而產生摩擦熱,這是一種瞬間穿透式加熱,速度極快,加熱均勻,因而冷凍微波食品的加熱、烹飪方法簡單、方便,而且營養損失小。

但是,微波食品在百姓中的認知率還比較低,這也與目前我國微波食品數量少等原因有關。應當說,這類食品還是有廣闊前景的,微波爐已經普遍進入百姓家庭,用它做菜衛生、快捷,非常適合快節奏的都市人。開發多樣化的微波食品滿足國內居民的需要,已成為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據悉,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已將微波食品的快速發展列入議事日程,百姓廚房有望面臨一場新的變革。

疫苗食品前途廣闊

如果人吃了『打過預防針』的西紅柿、馬鈴薯就能預防疾病該有多好。這是一種幻想嗎?不,目前它正在逐漸成為現實,並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許多國家都在研制一種新型食品,科學家們希望采用生物遺傳工程技術,得到細胞內含有某種病菌抗原的作物種子,然後可以像其他作物一樣種植和收獲,這些農作物不必再加工,只要把其吃下去就可起到預防某種疾病的作用,這就是疫苗食品。

現在這一研究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英國一位生物遺傳學家應用植物細胞嫁接抗原基因的技術,已培育出一種可以預防霍亂的疫苗,通過對小白鼠喂養實驗證實,其免疫功能令人滿意。美國的研究人員已成功培育出攜帶白喉抗原的蘿卜及預防其他疾病的馬鈴薯、西紅柿等,人們食用後免疫效果都很理想。美國康奈爾大學最近又培育成功一種香蕉,人只要吃上一支,就可以像注射疫苗一樣,避免乙肝、霍亂和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的侵襲。

實際上,不但植物性食品可以被改造成疫苗,動物性食品一樣可以。美國遺傳技術研究所利用DNA重組技術,讓奶羊產出含有可預防心髒病的羊奶,英國科學家利用基因注射方法培育出可產下『食用藥蛋』的新品種母雞。

目前,我國也已通過花粉管道使外源疫苗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在多種農作物上進行疫苗食品的試驗。一種抗乙肝基因西紅柿前不久在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培育成功,只要一年吃幾個含有抗乙肝基因的西紅柿,就能代替注射乙肝疫苗。這種疫苗食品預計能在兩年後上市。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