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形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态环境和家庭、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

社会的迅速发展,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欲求也不断增加。人际关系日益广泛和复杂,对现代人类的社会适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心理上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20 %~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科学发达、工业发展、人口密集的都市,各种噪声、空气和水源污染,生活节奏加快,交通拥塞,竞争激烈,住房困难,人际关系矛盾增多,所有这一切均易令人焦虑、紧张,成为心理障碍的重要根源。

孤独,可导致人的抑郁不安,这在老年、社会支持缺乏者中尤为显著。某些出国人员因为语言关未通过也会感到孤独。老年人由于子女离家或出国探访、子女上班、外出无人照顾,整日独居,深感寂寞,心理问题接踵而来。

心理障碍的内容与表现,也与社会文化有关。如穷乡僻壤,不知窃听器、电子计算机为何物,其症状内容亦无此类反映。同样,40年前国人所想者为温饱的满足,今日人们则考虑合理之膳食,避免脂肪过多或过分肥胖,甚至有少女因追求苗条而节食以致发生神经性厌食者。

性别也是心理障碍的因素之一。过去女性经济、社会地位与男性不同,因此男女之间心态有异。现在妇女参加工作,有独立自主的经济权,其间差异不如过去显著。但还有不同之处,如女性的更年期心理障碍较男性为多,这是既有生理改变又有社会因素影响之故。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