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如何造成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在美国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博士,前天上午通过多媒体方式,在“2005中美财经商业传媒高级研修班”上演讲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这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非常好的事情。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原因不在中国,原因是美国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在现阶段,中国政府采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是正确的。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很正常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中国经济以每年8%、9%、16%的速度持续增长了差不多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但是经济发展的成功也引来很多问题,是不是中国经济过热,政府在解决过热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还有“软着陆”等问题。同时经济发展的成功也招致了嫉妒,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没有按“游戏规则”办事,说人民币是受到中国政府的汇率操纵等等。

斯蒂格利茨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持续的时间长速度快,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它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美国之间的距离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必须要快速发展经济才能够迎头赶上。

中国经济尽管发展快,但它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总量规模大并不代表人均收入水平高,所以中国还是大大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要迎头赶上、缩短差距的话,经济发展快一些是很正常的。斯蒂格利茨博士指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没有一个定律说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以超过百分之多少的说法。

宏观微观调控手段要配套使用

中国在某些特殊的具体领域是不是存在经济过热的问题,斯蒂格利茨博士觉得这是需要考虑的。如果在某些特殊领域的确出现了经济过热的话,政府该用什么措施机制来进行调整?是通过利率机制来收缩经济,还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斯蒂格利茨博士说,以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碰到的问题的性质来说,我会选择政府行政手段,而不是通过利率来调整。利率上升2%-3%是不能解决房地产的泡沫问题的,因为对于房地产投资商,利率上升2%、3%是根本不能打击他们的投资热情的。

如果中国政府把利率提高,它对房地产泡沫的打压作用很小,但是相对比较薄弱的企业就会受到破坏性的影响。但这些工厂、企业对中国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发展,斯蒂格利茨博士认为更适合用行政的手段。包括限制投机性房地产开发土地的使用,提高抵押的要求。对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的国家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应该配套使用,特别是在人们出现非理性的热情高涨,而且这种热情高涨对经济有害的时候,更应重视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手段两者的结合并用。

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不在中国

对于美国来说,中国巨大的贸易赢余怎么理解。斯蒂格利茨说,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导致美国国会有些成员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还有人说中国操纵了人民币的汇率。1997年、199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MIF)和美国财政部对中国政府说希望维持固定汇率不要动,现在又说要浮动。从这种政策的矛盾,可以看到美国政府的虚伪和政策的不一致性。

斯蒂格利茨博士指出,美国政府和MIF要求中国浮动汇率,而当年听从他们意见调整汇率制度的国家,结果下场都很惨。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原因是否在于中国?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美国人的储蓄很少,才占GDP的1%,而中国高达50%。美国每天都在向国外借钱,每个工作日向比他们穷的国家借20-30个亿美元,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到了2003年,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减免税收的政策,这远远超出了经济承受的程度,使政府预算从政府赢余2%变为赤字的-4%。

因为美国政府采取这些宏观经济措施,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震荡。但是美国不愿意承认是他们在宏观经济方面造成了巨大的错误。如果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中国的问题的话,这种矛盾不应只出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单边贸易,而且也会出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多边贸易中,但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多边贸易的赢余是很少的。中国采取谨慎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很明智的。

中国通过提高出口税的方法,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比较小。如果让人民币升值,影响到的不仅是贸易,而且是经济生活的每个方面,城乡差距会进一步加剧,因为农产品价格会降低,农民收入会减少。而征收出口税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目前中国贸易赢余属于短期现象。征收出口税、减少赢余达到平衡后,出口税可以逐步取消,时间上也较好控制。

“2005中美财经商业传媒高级研修班”是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合作举办的。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