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堵物”什么意思,出自何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阿堵物

“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世说巧艺》载:东晋时著名画家顾恺之,字长康,擅长画人物。他画人像,有时画了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为什么,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为照,正在阿堵中(四肢的美丑,是无关紧要的,画像要能传神,关键就在这个里头)!”

《晋书王衍传》还有这么一段传说:王衍,字夷甫(参看“信口雌黄”)。此人标榜清高,从来不说“钱”字。他的妻子郭氏,曾多次设法逗他说“钱”,都没有成功。有一天晚上,郭氏趁王衍睡熟时,叫婢女悄悄把一串串的铜钱,围绕着床,堆放在地下,让王衍醒来,无法下床行走。她以为这样一定能逼得他说出“钱”字来。不料第二天早晨,王衍见此情景,就把婢女唤来,指着床前的钱,说:“举却阿堵物(拿走这个东西)。”

“阿堵物”本意即“这个东西”。但由于上述王衍的故事,“阿堵物”从此成了“钱”的别名,并且带有轻蔑的意味。旧时人们还以“口不言钱”作为成语,形容清高廉洁,不讲钱财。

本意是指这个物,后指钱的意思。出自王衍。

话说王衍自命清高,好谈老庄,视钱为俗物,所以说话从来不提钱,更不许别人提。于是有人就想了一个半天,把钱堆床头,看他怎么办。结果他说:“拿开这个物”。后来此就代指钱。和“孔方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阻碍)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阿堵”是当时方言,“这个”的意思。“举却阿堵物”意即“拿开这个东西”。王衍,字夷甫,西晋人,世家子弟,西晋末年官居太尉一职,相当于宰相。不过他对做官没兴趣,喜欢清谈,史书说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结果官场中人都仿效他,不安心工作,上班时间都在谈深远的哲学问题,一直谈到国家灭亡了。 把钱称为“阿堵物”的典故即出自王衍。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