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公平性全球排名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星岛网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排名,中国在所有成员国中倒数第四。中国政府正在计划改变激进的市场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这项改革已经引起了很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招致大量的批评。

据新华社报道,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正面临尴尬境地:在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倒数第四位。两个截然相反的排名道出了目前中国在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困惑。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18日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的预备会时说,正是由于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过多地利用了市场化机制,才导致了现有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公的局面。

他指出,这样的改革使得处于高端的城市大医院发展越来越快,而低端机构,尤其是农村乡镇医院、城市社区医院等逐步萎缩,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中国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高卫中也表示,如果中国医疗卫生机构的这种“趋利”趋势不加以控制,未来中国几代医生可能就会迷失正确方向,不知道如何做好医疗服务,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么。

高卫中说,中国未来的医疗改革必须采取“政府主导”的方针,纠正医疗服务当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满足13亿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完成的一份针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现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在论坛上说,中国政府的投入和干预是中国有限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他说,现在共有11个政府部门在医疗服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却没有一个总体的协调者。

贝汉卫建议国务院成立一个特别机构,来协调所有这些部门,并制定长期医疗事业的规划。他指出,中国近二十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实行的市场化机制导致了政府职能逐渐弱化,公共财政投入日益减少。目前中国政府在总体医疗费用中的公共投入仅为17%,而美国政府至少投入了总需要的45%倍。

葛延风建议,中国的医疗改革应立足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最终目标,构建面向全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具体的改革思路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服务提供主体,通过政府直接财政投入,结合财力和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免费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并大比例补贴基本医疗服务,患者只需少量付费。这一保障体制应当是城乡一体化的,其基本职能就是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

据葛延风测算,要构建这样一个体系所需要的投入大致在每年1500-2000亿元之间,相当于2005年中国三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的5-7%,相当于2005年中国GDP总量的1-1.5%,相当于目前中国卫生总费用的1/4-1/3。他说:“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能力是可行的。”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