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
中新网12月2日电 中国为何不造航母?是出于技术原因,还是出于费用的考虑,抑或是其他原因,最新一期的环球时报发表文章,就此进行了探讨。
——造航母取决于海军战略
如今,“瓦雅格”号航空母舰安静地躺在大连港口,但几乎所有看到它的人,都要指点着评论一番,因为“航空母舰”这个词一直是令中国人兴奋的。目前,全球共有10个国家的26艘航母在服役,其中美国有12艘,印度、阿根廷、巴西、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都有自己的航母。日本也于1998年下水了首艘被称为“准航母”的大型舰船。关于中国要不要造航母的讨论在民间一直经久不衰。
从乌克兰购买的“瓦雅格”号航空母舰,今年3月3日停靠在大连内港等待改装。它和中国已经购买的前3艘航空母舰主要用于旅游、娱乐的目的一样,经过维修后,“瓦雅格”号最终将被改装为超级海上酒店、赌场及军事博物馆再到澳门,带动澳门旅游业的发展。
文章称,和普通人的热衷形成反差的是,国内从事战略和装备研究的专家们对这个问题都出言谨慎。“是不是建造航母,取决于国家的海军战略,而海军战略要服从国家整个的军事战略和发展战略。”这是专家们说得最多的话。海军某研究所的研究员尹南先生分析说:“政治原因是中国目前不造航母的最主要的原因,一些西方国家看到中国实力不断强大,抛出‘中国威胁论’,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周边一些国家也对中国的国防力量存有戒备之心,而稳定的周边环境又对中国非常重要,发展经济才是中国现在最主要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不造航母是中国现阶段一个正确的选择。”
另一方面,从花费上讲,航空母舰无疑也是一件巨大的奢侈品。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为例,它建造费用就要45亿美元,折合300多亿元人民币。一支航母战斗编队需要有大量舰载机,即使是轻型航母也至少载有二三十架舰载机。此外,以美国航母为例,单一航母编队通常包括1艘航母、2—3艘导弹巡洋舰或驱逐舰、2—3艘反潜驱逐舰或护卫舰、1—3艘攻击型核潜艇、1—2艘后勤补给舰、大约7—12艘大小船只。除去航母上上千名工作人员的花费,航母还需要支付卫星导航费用等,这样算下来,一个航母战斗编队需要的经费开支确实是个极其巨大的数目。这还不够,事实上不是一艘航母就能形成战斗力的。据海军方面的专家介绍,理论上,航母需要维修和训练的时间,美国目前的12艘航母,一般情况下是1/3在工厂维修,1/3在训练,另外1/3才投入作战使用。照这样计算,中国至少要有3艘航母才能保证1艘能作战使用。一位战略研究专家在算完这笔账后长叹一口气:“实在是太贵了”。
——中国具备航母技术吗
文章说,如果不考虑政治和经费的因素,中国是否具备制造复杂的航母系统的技术能力呢?在技术层面的探讨上,专家们明显分为两派。
一部分船舶专家给出肯定的答案,理由是:按照吨位大小,1万至4万吨的航母被称为轻型航母,4万至6万吨的航母被称为中型航母,6万吨以上的航母被称为重型航母。目前中国虽然没有实际建造航母的经验,但就造船能力讲,中国早就可以建造10万吨级以上的民用船体,建造中小型军用舰船的技术经验也很成熟。另有一些专家则认为,建造航母所需的重要技术中国目前还不成熟。尹南说:“比如说很关键的弹射技术,这是在两三百米的甲板上能让飞机起飞的技术保证,这种尖端技术不易掌握。再比如说舰载机,我国目前也没有自行研制的合适的机型。”但对舰载机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从事飞机制造的研究人员说:“俄罗斯当年就用苏—27上航空母舰,这种做法我们也可以借鉴。苏—27性能不错,中国也能生产,这种机型完全可供选择。”(程刚 张勉)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news.com.cn/2002-12-02/26/249153.html
1、中國不相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
2、中國經濟還不發達
3、航姆對中國來説沒有驅逐艦實用
4、中國也不想稱霸
因为发航母的维修费用太昂贵,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上去了,军事才能上去,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所以我们国家的政策一直都是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只有综合国力有了提高才可以去发展军事,可以说中国的技术足够制造出世界顶尖水平的海上力量,但是我国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人均GDP只有1700多美圆,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零头,所以政府把发展方向定在经济发展上是非常明智的,因为经济决定政治,一个国家只有有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才有发言权,一个连饭都吃不上的国家你会理睬他吗?
太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