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问:我在初中时物理成绩不错,进入高一后,我发现物理课内容较多,难度也大,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
答:这是每个高一新生都在思索的问题。初中物理的学习在于提高大家的“兴趣”,高中物理的学习在于培养大家的“志趣”,这两者的区别,说明了高中物理知识中理性的知识是主要的。鉴于此:
一、学会用物理概念思考物理问题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的高度概括,看上去简洁的表达,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所以,在每解决一个物理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相对应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例如,在漂浮的木块上放一个重物,使木块刚好没在水中,这个木块是处于悬浮状态吗?
这里就应该清楚“什么是悬浮?”,课本中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只说明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如果你仅仅记住这些是不够的,还不能够深刻理解悬浮的含义。仔细理解悬浮现象产生的过程,你就会明白悬浮物体的两个特点:一是只受重力和浮力,二是悬浮物体可以静止液面下的任何地方。那么,刚才例题中的木块是否处于悬浮状态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认清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
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构成了物理现象,物理状态反映了研究对象在某时刻、某位置的物理量,例如:火车发车时刻,进站时刻,重锤在6厘米高的地方。
物理过程则反映了研究对象在某段时间、某段路程的物理量,例如:火车出发到进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重锤下落重力做功多少?
在复杂的物理现象中,认清所需的物理状态,确认出所需的状态物理量,然后再认清不同状态间的物理过程,确认出所需的过程和物理量。最后利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把这些物理量建立起关系,就可解决问题了。
三,遇到问题及早解决
高中物理现象比初中物理现象的容量要大得多,遇到的问题自然也很多。如果不及早解决遇到的问题,势必会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
高一的力学知识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好多电场现象、磁场现象,都要转化为力学现象来解决。所以整个高一阶段,要下大力气来学习物理知识。课前充分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先仔细归纳,后完成作业。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wuli.com/view.asp?id=3622
我觉得学习方法无所谓好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方法,如果你觉得基础比较差,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基础知识弄得更扎实一些,尽可能查缺补漏,把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和没有理解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搞清楚,给自己定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目标,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可能会效果好一点。
近几年的物理实验题已经不是简单的重复,同学在课堂上做过的实验,也就是说,大家把基本的实验背清楚之后还不能答好实验题,应该切实掌握实验的原理和实验设计的原则。
以去年的高考题为例,好多同学实验题答得特别不好,主要是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并没有掌握,而是背下来一些该怎么操作或者处理数据、问题,结果让考生自己来设计和比较综合地回答这些实验问题,就做不好了。所以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实验的原理切实弄清楚。
我觉得物理成绩的提高,绝不是依赖于多做题,有的同学总希望在题海里把自己的题都见过,高考就一定能考好了,其实绝对不是这样的。而且现在做一些滥竽充数的题,不符合考试说明的题,甚至存在科学性错误的题,这种题对同学们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而且会让大家丧失信心,复习的时候会走很多弯路。
我觉得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精选题目,一定是很有典型性的,有示范性和高考相符的题目,而且做题的时候,应该对所做的题,做了就一定弄清所以然,彻底想明白,而且把做题和不断扩大知识积累联系起来,而且要区分不同类型要求,能够帮助自己找准差距,有效地提高复习质量,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做题才算达到了目的。
我高考的时候选的就是物理。我那时候大概是我们班里跑物理办公室跑得最勤的人了吧……嘿嘿!
不过多亏两任物理老师都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我才愿意每天晚上除了完成作业以后,再做辅导书。那时,我就非得做出几道难解的问题来,好第二天有题目去问老师。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两位老师有同一个特点:你去问他问题,他第一句话会问:“你是怎么想的?”所以我只好把每一个题目都分析透彻,清楚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的问。这样,老师也能有针对性的回答。如此,水平一定提高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