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的来历 ?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无阿弥陀佛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以上节选自《佛说阿弥陀经》

了解全经请至:http://pure.nease.net/jingtu/wujing/amt.htm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宝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节选自《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了解全经请至:http://pure.nease.net/jingtu/wujing/amt.htm

阿弥陀佛,略称弥陀,梵名Amita-buddha,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Amitayus,音译阿弥多喻,意译无量寿;梵名Amitābha,音译阿弥多婆,意译无量光。

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意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在《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名号,故推之无量寿、无量光之名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意所立。另外,在《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等中,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作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佛为果地,成佛之前为因地,关于阿弥陀佛之因地,历来经典有不同说法。依《法华经》说,今之阿弥陀佛,即出家净修梵行,十六王子中之第九王子;依《悲华经》说,今之阿弥陀佛,即无量劫前,供养宝藏如来之转轮王,名无诤念;依《大乘方等总持经》说,今之阿弥陀佛,即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之净命比丘;依《贤劫经》说,今之阿弥陀佛,即云雷吼如来时,供养彼佛之王子,名净福极众音;依《观佛三昧海经》说,今之阿弥陀佛,即空王佛时,观佛得念佛三昧,四比丘中之第三比丘;依《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说,今之阿弥陀佛,即师子游戏金光如来时,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之国王,名胜威。佛教经典中虽有如此众多的关于阿弥陀佛的来历之异说,但我国佛教通常依《无量寿经》说,此经与《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合称“净土三经”。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弥陀信仰之深入人心。弥陀信仰的深入与净土宗的流行有很大联系。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邀集僧俗十八人结为“白莲社”,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是为净土宗初祖。净土宗发展至唐代道绰、善导时期,独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念佛”修持方法,即无论男女老少,上智下愚,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就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易行道”完全不同于其他宗派的“难行道”,故深受广大僧俗欢迎,并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家家阿弥陀”的景象。

阿弥陀信仰在我国广为流行,民间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诞日,相传此日为永明延寿的诞日,而永明延寿为弥陀化身。(永明延寿传见《宋高僧传》卷二十八)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