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的由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阳历

(Solar calendar)太阳历的简称,是和太阴历相对而言的。

制历的依据 阳历是以地球绕日运行一周,即一个回归年作为一年的历法。一个回归年,相当于四季循环一周,同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因此,阳历的制订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阳历的历年尽可能地接近回归年。这样的阳历才能与四季和节气相符合。

制历的方法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它的长度不是日的整数倍。为此,①使阳历的历年有两种长度,一是小于回归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一是大于回归年,定为366日,叫做闰年。②合理设置闰年,解决“几年一闰”的问题。一个回归年的零数为5时48分46秒,大约积累四年就将近一日,所“四年一闰”较为合理。这样的阳历历法,叫做儒略历。它是罗马皇帝儒略凯撒(Julius cae-sar前100~前44年)在埃及天文学家协助下创立的。但4个回归年的零数积累在一起,为23时15分4秒,还不足一日,尚差44分56秒。因此,“四年一闰”,年限一久,历年与回归年就要逐渐产生差距,每400年就将相差三日。为此,每400年必须少闰三次。凡一般公元年数能用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公元年数尾数二位为零者,如1600、1700、1800、1900、2000……等等,能用400整除时,才能定为闰年。这样每400年就可少闰三次,设置97个闰年。儒略历经过这样改革之后,就解决了“四年一闰”所带来的问题。经过这样改革的阳历历法,叫做格雷果里历,简称格里历。它是1582年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制订的。格里历也叫公历,是20世纪以来世界通用的历法。

阳历原来是古代埃及人制订的,后来传入欧洲,最初规定单月为大月,每月31天;双月为小月,每月天。但这与回归年多出将近一日,遂把二月减去一日,改为29天。凯撒死后,其侄奥古斯都即位,他生于小月八月,为显皇威,遂把8月改为大月。这样一年又多出一天,于是又把二月减去一天,成为28天,其他有些月份也做了相应的变动。这样的阳历历法,叫做奥古斯都历。这种历法,搞乱了历月制度。

阳历的评价 阳历的历年与回归年十分接近,与季节和节气吻合,便于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所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但由于奥古斯都搞乱了阳历的历月制度,而且格里历本身也并不十分完美,所以对阳历正在探索改革中。针对格里历的不足,联合国提出从下个世纪开始,将实行新的《世界历》。

参考资料:ebook.huachuang.net/eBook/Resource/eBook/ ... 2K 2004-8-23 -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