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寒冷,常会有怕冷或者不怕冷的说法,有些人很怕冷,有些人却不怕冷。怕冷的人常常被认为是气血不旺,而冬天不怕冷的就被认为是身体强壮。
御寒能力天生有差异
有些人怕冷,而有些人却一点都不怕冷,这两者之间差异很大。市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傅华洲说,从中医上来说,一般体质好的人,阴阳平衡,相对就不怕冷一些,而体质相对比较弱,阴阳不协调的人,冬天就比较怕冷,而阳虚体质的人更容易产生寒冷的感觉。
在美国曾经针对御寒能力做过一个实验:让120名中年妇女穿泳装去冷水中游泳,然后对最先感到冷而停游穿衣的30名妇女,和没有冷感最后上岸的30名妇女进行了血液分析。结果发现,没有冷感组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平均值比怕冷组高出1倍多,从而揭示了阳虚体质特别怕冷的奥秘。
但是,御寒能力个体差异大不仅仅和体质有关,还和很多因素密切相关,生长环境、习惯等都会对御寒能力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孩子,在冬季从小穿的衣服就比较少,那么这孩子长大之后御寒能力就相对强一些。另外,体育锻炼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御寒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相对御寒能力就强一些。
女性普遍比男性怕冷
通常情况下,女性要比男性怕冷。有句俗话说:“十位妇女九怕冷,脚暖妇女难寻着”。尽管从生理结构上来说妇女的皮下脂肪比较多,但是一到冬天,一般还是比男性更怕冷。到了冬天,大多数女性都要用热水袋或者其他的取暖器,而男性相对就比女性更加耐寒一些。
女性普遍比男性怕冷,与女性体内缺铁以及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有关。缺铁会引起红细胞输送氧功能降低并使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充分氧化,而导致人体能量不足而怕冷。一般情况下,女性的食量比男性要小一些,因而从摄入的铁的数量上来说要比男性少。另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女性每个月的月经导致铁的损失。如果膳食中含铁量不是非常高的话,往往难以满足妇女生理上的需要。
冬天,常常身体发冷,经常会怕冷的女性,除了保证一定的食物摄入充足的热量外,还应进食含铁、含碘丰富的食物。除了在饮食中要保证热量摄入以外,还必须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使身体产热量增加,才能有效地抵御寒冷的侵袭。
怕冷的人要食补
不管是女性怕冷还是男性怕冷,补充体内的铁元素和热量也是必须的。一般来说,这些都需要从平时的饮食做起。肉类中以狗肉、羊肉、牛肉、鹿肉、獐肉、公鸡肉、鸭肉、鹌鹑肉、鲫鱼肉、乌龟肉、章鱼肉、草鱼肉的御寒效果为最佳。它们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产热量多,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之功效。
而女性尤其是老年人怕冷与肌体内无机盐缺乏有关。胡萝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菜花、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可将它们与肉类御寒食物掺杂食用。
对于因为缺铁性贫血而容易怕冷的女性,应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蛋黄、驴肉、猪肝、牛肾、羊舌、黄豆、芝麻、腐竹、黑木耳等。
人体的甲状腺可分泌一种叫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而甲状腺素由碘和酪氨酸组成。酪氨酸可由体内“生产”,碘却得靠外界补充。海带、紫菜、贝壳类、牡蛎、沙丁鱼、菠菜、鱼虾等食物含碘丰富,不妨选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