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我国自从有了这第一幅春联的诞生,便约定俗成成为传统的庆祝春节方式,一直至今,经久不衰。通过贴春联这一简单的方式,既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又准确地传递了普通人们渴望幸福生活的追求。
社火也是如此。它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社火历史悠久,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距今100多年,再往上,由于年代久远,已经不得而知了。洋县社火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源于元末明初,以明清最盛,它是以装哑剧的表现形式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最初多以高跷、竹马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单台、悬台社火。洋县社火按类型可分为抬社火、地社火和骡马社火三种。....
参考资料:www.gs.xinhuanet.com/dfpd/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