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动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数种学说。最近,感觉矛盾冲突学说得到了承认。 此学说认为:各种视觉信息,有些是畸变的空间定位信息,与前庭系统中前庭末梢、桥脑、小 脑、皮层等神经核团区的原有模式相矛盾而产 生冲突的结果。这些信息的矛盾冲突,通常发 生于视觉与前庭系之间,但也可发生于前庭末 梢中的半规管与耳石器,前庭系与本体感觉之间的矛盾冲突,当然,也与平衡三系统传入信息,与不同平面的前庭中枢的相互作用不相协调或抑制作用减弱有关。 感觉系统所感知的定向信息之间,以及与之间是否出现矛盾与冲突,与中枢原来存在信息编码的预定的定向信息是否一致有关。也就是预定的定向信息与实际的定向信息二者间矛盾的结果,当矛盾仅为一时性的,可由在反射进行适应,如持续发生,即发生运动病。
晕动病的发生,与个体的易感性有密切关系,个体对感觉系统末梢的刺激生理值不同,当神经冲动超过生理阈值,皮层下中枢过度兴奋时,即可发病。女性的个体敏感性高于男性,约为2:1,精神情绪不稳定、性格内向、忧郁、恐惧、信心不足、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疲劳等音可使敏感性增加。有些患者由于过去曾患晕动病,当再次遇到引起晕动病的类似刺激时,即可发病。大脑皮层中枢对晕动病的发生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大脑皮层受到另一强烈刺激时,即可抑制皮层下中枢及植物神经前庭反射,而不出现晕动病之症状。
近30年来研究者认为晕动病的发生是由于前庭一小脑相作用减弱所致,由于小脑的抑制能力减弱,客观物体运动时,视觉得到的是畸变的空间定位信息,由于小脑对传入的不正常信息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晕动病发生。
【临床表现】由于发病的运动环境不同,可有晕机病、晕海病、晕车病、晕动图片病、模拟器病(模拟飞行状态的训练器)、航天病(失重状态下的晕动病)等,但其临床表现基本相同, 通常,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先出现疲倦、淡漠、嗜睡、无力,随之出现咽喉部不适、唾液增多、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症状进一步加重而出现呕吐、头痛、心慌胸闷等。
【治疗及预防]可采用运动训练,给予一定量的定向信息冲突的刺激(如旋转、晃荡运动),增强适应能力,降低敏感性。也可在暴露于运动环境前半小时服用东英若碱0.3~0.6mg。发病后脱离致病环境,症状一般即可消失。使视觉固定于稳定不动的环境或某一目标上,也可预防疾病发生。
乘交通工具前1—2小时,酌情应用一些抗晕药物,如果晕海宁,乘晕宁等,也可采用针刺或手按压内关、合谷等穴位,也有用伤湿止痛膏贴敷脐部或内关穴治疗。对有发作史的小儿,出门前也可适量服用乘晕宁类药物,并保证孩子的睡眠充足
参考资料:http://www.ent.com.cn/special/vertigo/12.htm
什么是晕动病] 指人在乘车、船、飞机,骑马以及游艺设备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现象。
[晕动病有哪些症状] 最主要的是头晕,继而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感到所见物品在不断晃动,身体也站立不稳。
[晕动病怎样防治] 晕动病重在预防。出门旅游时,先使用抗晕动药。在车、船上不要看书、报,眼睛要看远方,不要看近处物品,尽量将目光固定在移动物体上。如有可能,尽量躺下,面朝上,并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