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是怎么形成的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麝香是中国的著名特产之一。“西藏麝香”自古以来就是西方人士梦寐以求的天然宝物,中国古代四大对外通商渠道是北丝绸之路、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经过西藏的“麝香之路”,足以说明麝香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麝香在成熟雄性麝鹿下腹部皮层下的腺囊里生成,干燥后分泌物变为棕黑色的粒状固体,习称“麝香子”或“麝香豆”。

麝香囊

麝香的香气其实并不象人们传说的那么美好,即使在配成很稀的溶液时也是如此!调香师喜欢麝香的原因在于它的优秀的“定香性能”,还有它的所谓“动情感”——一个香精里面加入少量的天然动物香料,通常就会让人闻起来有一种愉悦、兴奋的感觉——这个长期以来困惑科学家们的现象目前有了新的解释:原来人类的鼻腔里面也有其它哺乳动物共有的能够接收信息素(“费洛蒙”)的“犁鼻器”,只是它已经退化到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程度,直到前几年才被“找”到。由于“费洛蒙”没有气味,难怪人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把用气相色谱法从天然麝香分析得到的几乎所有的香气成分再配成“惟妙惟肖”的麝香香精还是“骗”不了一般人的鼻子。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天然麝香,可以得到几百个挥发性成分,以前香料工作者只注意那些有香气的成分,忽略了那些“对香气没有贡献的物质”。自从找到人类“犁鼻器”并确认人也与其它动物一样可以发送和接收“费洛蒙”以后,科学家们已开始在天然麝香的挥发性成分里寻找“费洛蒙”,希望能揭开这个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天然香料“动情感”之谜。

天然麝香对香料工作者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启发了人们开发一系列合成香料——合成麝香的创造性工作。自从一百多年前鲍尔在实验室里合成出第一个具有麝香香气的物质——“鲍尔麝香”以来,科学家们对合成麝香香料的兴趣和实验就从未断过,合成麝香香料成为香料工业里面一支生机勃勃的、永不衰退的生力军。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