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注意学龄前期的卫生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促进儿童心理活动的全面发展:

因为学前时期的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已发育到一定程度,所以此时良好的思维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的培养极为重要。这些要通过日常生活、游戏有意识地进行。

家长要经常带儿童去游戏场所,并对儿童的游戏活动加以指导,提出问题,要求儿童在游戏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等,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2鼓励孩子的独立行动,不要压制,而要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

3进行爱劳动、爱学习、爱护公物等良好的心理道德教育:教育的方法要能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节以及游戏活动来进行,如带孩子去逛公园,就要教育孩子莫折花,垃圾要扔进垃圾箱等等。

4.进行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一个人的最初的个性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学龄前期发展的。人格(即个性)在幼儿时期和学龄前期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要抓紧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特征。如通过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培养他们遇事沉着、大胆、性格开朗,而不要胆小怕事、遇事啼哭 、无主张等。

有这样一个实例:某儿童,3周岁,生来怕虫子,原因是他的母亲害怕虫子从而形成他胆小怕虫子的不良个性倾向。后来他的父亲发现后,有意识地锻炼他的胆量,把虫子放在他的手上,又扔到地上踩死,让他看后,试着把虫子放在自已手里。这样反复进行,使他逐渐克服了胆小怕虫的心理。

5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要引导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与同龄友好相处,多为他们提供与同龄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并教会他们待人有礼貌,学会与长辈见面时如何打招呼等等,使他们的交往能力随着心理活动的发展而获得发展。

学龄前期(4-7岁)儿童的性器官仍处于相对静止期。性的卫生基本同婴幼儿期。这个时期要教育儿童养成讲卫生、勤洗澡的好习惯。平时发现小孩玩弄生殖器,应加以制止。学龄前期的儿童,大多在幼儿园生活,相互之间都要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有些患有先天性尿道下(或上)裂、两性畸形及隐睾的儿童,当发现自己与健康的儿童不同时,有奇异的心情。如果受到别的儿童的讥笑,会感到害羞,怕丑,以致不敢和别的儿童一起玩,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创伤。对这类儿童应及早治疗。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