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饮食量过少、造成消化后残渣少、大便不足;人工喂养的小儿食物中过多地添加鱼、肉、蛋类,造成蛋白质过多,缺少谷物和蔬菜的摄入,以致大便干燥;生活无规律,没有按时起居和排便的习惯。常常几天不排便,粪便里的水分被大肠吸收过多;患有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症、佝偻病等疾病。
小儿长期便秘不仅给自身带来痛苦,而且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智力下降。这是因为大便中的细菌能将肠道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分解成氨、硫化氢、组织胺和吲哚等有害物质。正常情况下,这些有毒物质需经大便排出。但是,如果小儿长期便秘,大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长,就会增加这些有毒物质的吸收。倘若吸收过量,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就可能再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通过血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患儿就会出现头晕目眩、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不振、应激能力差等症状,最后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智力下降。
俗话说得好:治病不如防病,预防小儿便秘,首先从1岁左右起就要培养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孩子即会逐渐适应按时排便。其次,注意饮食调理,不要总让孩子吃细粮和高蛋白食物,而应该给一些粗制食品及蔬菜、红薯、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品;还要多饮水。必要时还可吃些香油。
便秘是指大便干硬、隔时较久、通便时发生困难。造成小儿便秘的因素是众多的,如饮食不当、食物成分不适宜、肠道功能失常、精神因素等多种原因。小儿经常便秘,则可造成多种疾病,给患儿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如常见的有肠道粘膜损伤、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营养不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常便秘,还可影响小儿智力的发展。儿童0家教0幼儿0教育
据国外资料表明;凡幼年时经常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在成长过程中以及到老年之后,其记忆力明显差于常人。在行为上也较为粗鲁,做事缺乏耐心和信心,不适宜从事精细工作,还容易妨碍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研究者认为,便秘导致智力下降的原因,首先是便秘患者的肠功能处于麻痹状态,而肠麻痹者容易发生脑麻痹。处于麻痹状态的脑神经,当然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其次,便秘者由于体内积蓄的毒素升高,被机体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当毒素侵犯脑神经后,即可引起轻微的脑功能障碍,从而妨碍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影响思维和智能活动。此外,经常便秘者可引起内科疾患,一旦并发其他疾病,同样也会降低大脑的正常工作效率。因此,便秘是影响小儿智力发展的危险因素。儿童1家教1幼儿1教育
为预防小儿便秘的发生,根本方法是改善饮食的内容和习惯。较小的婴儿添加蜂蜜和果汁。较大的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幼儿则宜多吃粗粮食品、红薯、水果、蔬菜,以增加润肠通便作用。其次是必须养成小儿定时的排便习惯。因为排泄大便是反射性的运动,经过训练可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所以,三个月的婴儿就可以开始培养,一般在清晨喂食之后进行,不要轻易改变。此外,采用民间的饮食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如芝麻粥、红薯蘸蜂蜜、胡桃肉粳米粥、首乌红枣粥、蜂密冲剂等,均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一旦小儿发生便秘,不应忽视,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