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描写巴黎名妓玛格丽特被并不富裕的阿尔芒诚挚的爱情所征服,双双坠入情网,正当这对热恋中的情人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时,阿尔芒的父亲暗中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明真相,认为玛格丽特有意抛弃他,便不择手段,寻找一切机会报复她。玛格丽特忍辱负重,在疾病和悲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而逝。她的临终日记才使阿尔芒明白她为爱作出了怎样的牺牲。
亚历山大小仲马(1824—1895)是法国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茶花女》、戏剧《半上流社会》、《金钱问题》、《私生子》、欧勃莱夫人的见解》、《阿尔丰斯先生》等。《茶花女》是他的成名作。小仲马的作品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或描写在资产阶级
腐朽风尚毒害下沦落的女性,或表现金钱势力对爱情婚姻的破坏,或谴责夫妻之间的不忠。小仲马在《茶花女》里,以细腻的笔触、深情的语言,抒写了作为一个人的妓女的思想和感情,希望和绝望。小说改编成剧本后,于一八五二年演出时获得巨大成功。后来此剧又被改编成歌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参考资料:http://shop1003.tzinfo.net/sec/about_book.asp?id=12
居塞比威尔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曾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因歌剧《那布科》的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有“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后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
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及《法尔斯塔夫》。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作品链接:歌剧《茶花女》
歌剧《阿伊达》
歌剧《奥赛罗》
歌剧《弄臣》
歌剧《命运之力》
歌剧《纳布科》
hongen.com
《茶花女》
[法]小仲马 亚历山大小仲马
小仲马(1824~1895),19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的父亲是以多产闻名于世的杰出作家大仲马。在大仲马奢侈豪华而又飘浮不定的生活影响下,小仲马最初“觉得用功和游戏都索然寡味”。20岁时,他就结识了一些有夫之妇,过着纸醉金边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马就热切地期望着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扬名于文坛。于是,他也开始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
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
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小姐的父亲摩里阿龙公爵在偶然发现玛格丽特很像他女儿,便收她做了干女儿。玛格丽特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公爵答应只要她能改变自己过去的生活,便负担她的全部日常费用。但玛格丽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到现在已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10多钟,玛格丽特回来后,一群客人来访。邻居勃吕当司带来两个青年,其中一个是税务局长杜瓦先生的儿子阿芒杜瓦,他风狂地爱着茶花女。
一年前,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芒每天跑来打听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勃吕当司向玛格丽特讲了阿芒的一片痴情,她很感动。玛格丽特和朋友们跳舞时,病情突然发作,阿芒非常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残害自己,并向玛格丽特表白自己的爱情。他告诉茶花女,他现在还珍藏着她六个月前丢掉的纽扣。玛格丽特原已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阿芒真挚的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对生活的热望,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和阿芒到乡下住一段时间。她准备独自一人筹划一笔钱,就请阿芒离开她一晚上。阿芒出去时,恰巧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顿生嫉妒。他给玛格丽特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说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将离开巴黎。
但他并没有走,玛格丽特是他整个希望和生命,他跪着请玛格丽特原谅他,玛格丽特对阿芒倾述“你是我在烦乱的孤寂生活中所呼唤的一个人”。
经过努力,玛格丽特和阿芒在巴黎效外租把一间房子。公爵知道后,断绝了玛格丽特的经济来源。她背着阿芒,典当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和车马来支付生活费用。阿芒了解后,决定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转让,以还清玛格丽特所欠下的债务。经纪人要他去签字,他离开玛格丽特去巴黎。
那封信原来是阿芒的父亲杜瓦先生写的,他想骗阿芒离开,然后去找玛格丽特。告诉玛格丽特他的女儿,爱上一个体面的少年,那家打听到阿芒和玛格丽特的关系后表示:如果阿芒不和玛格丽特断绝关系,是要退婚。玛格丽特痛苦地哀求杜瓦先生,如果要让她与阿芒断绝关系,就等于要她的命,可杜瓦先生毫不退让。为阿芒和他的家庭,她只好作出牺牲,发誓与阿芒绝交。
玛格丽特非常悲伤地给阿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回到巴黎,又开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他帮助她还清了一切债务,又赎回了首饰和马车。阿芒也怀着痛苦的心情和父亲回到家乡。
阿芒禁仍深深地怀念着玛格丽特,他又失魂落魄地来到巴黎。他决心报复玛格丽特的“背叛”。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骂她是没有良心、无情无义的娼妇,把爱情作为商品出卖。玛格丽面对阿芒的误会,伤心地劝他忘了自己,永远不要再见面。阿芒却要她与自己一同逃离巴黎,逃到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紧紧守着他们的爱情。玛格丽特说她不能那样,因为她已经起过誓,阿芒误以为她和男爵有过海誓山盟,便气愤地把玛格丽特推倒,把一叠钞票扔在她身上,转身离去。玛格丽特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玛格丽特受了这场刺激,一病不起。男爵与阿芒决斗受了伤,阿芒出国了。新年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更严重了,脸色苍白,没有一个人来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杜瓦先生来信告诉她,他感谢玛格丽特信守诺言,已写信把事情的真象告诉了阿芒,现在玛格丽特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见到阿芒。
临死前,债主们都来了,带着借据,逼她还债。执行官奉命来执行判决,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进行拍卖。弥留之际,她不断地呼喊着阿芒的名字,“从她的睛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她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心爱的人。
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邻居米利为她入殓。当阿芒重回到巴黎时,她把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她。从日记中,阿芒才知道了她的高尚心灵。“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参考资料:http://www.hongen.com/edu/shfz/mzsw/sl0225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