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蚩尤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引經據典:蚩 尤  在 東 平 郡 壽 張 縣 闞 鄉 城 中 , 高 七 丈 , 民 常 十 月 祀 之 . 有 赤 氣 出 , 如 匹 絳 帛 , 民 名 為 蚩 尤 旗

左 傳 曰 黃 帝 戰 於 阪 泉 , 以 定 天 下 . 蚩 尤 好 五 兵 , 故 祠 祭 之 求 福 祥 也

武 帝 登 泰 山 , 祭 太 一 , 并 祭 名 山 於 泰 壇 , 西 南 開 除 八 通 鬼 道 , 故 言 八 神 也 . 一 曰 八 方 之 神 . 」 索 隱 用 事 八 神 . 案 : 韋 昭 云 「 八 神 謂 天 、 地 、 陰 、 陽 、 日 、 月 、 星 辰 主 、 四 時 主 之 屬 」 . 今 案 郊 祀

志 , 一 曰 天 主 , 祠 天 齊 ; 二 曰 地 主 , 祠 太 山 、 梁 父 ; 三 曰 兵 主 , 祠 蚩 尤 ; 四 曰 陰 主 , 祠 三 山 ; 五 曰 陽 主 , 祠 之 罘 ; 六 曰 月 主 , 祠 東 萊 山 ; 七 曰 日 主 , 祠 盛 主 ; 八 曰 四 時 主 , 祠 琅 邪 也 .

黃 帝 與 蚩 尤 戰 於 涿 鹿 之 野 , 常 有 五 色 雲 氣 , 金 枝 玉 葉 , 止 於 帝 上 , 有 花 蘤 之 象 , 故 因 作 華 蓋 也 . 」 京 房 易 飛 候 云 : 「 視 四 方 常 有 大 雲 , 五 色 具 , 其 下 賢 人 隱 也 . 青 雲 潤 澤 蔽 日 在 西 北 , 為 舉 賢 良 也



鬍言亂語:我不是很搞得懂中国上古时期的神明,他们也许只是一个个粗莽的人儿吧,可是毫无疑问,他们比后来的神要吸引人,这种吸引是折服的类型。人格魅力?我不讨厌这个词语……但是一旦用它来形容什么,就觉得不够力度。恩,我喜欢蚩尤(居然智能ABC里面有这个词语,爱~~~),他象是兽。记得“特”是指小兽,他自然不可能是小的,他一定很有力量(“有蚩尤神,俗云:人自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提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而且很无奈,但最重要的是他来不及无奈(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珍服。)我不曾喜欢过黄帝,因为他已经没有那个年代的性格了,完全是个道貌岸然的人物。对于有些地方搞黄帝祭,我不反对,毕竟我只是他流传下来的一个最普通的“*黄子孙”。

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费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赤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區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微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

暴乱的头子,呵呵,可是想着又觉得他实在是透彻的。

中國的反叛者並不一定殘忍,但是殘忍的容易成大事;若是一味的莽撞也隻是個悲劇中的被憐憫的英雄,當然連英雄也當不上的大有人在。說是可憐?也不是,我並不同情遭遇,人們對悲劇的認同感到底是怎么會事?也許就跟窺探別人的BLOG之后的生活有些近似。我不是說不好,因為這個事不可以去評價,何況我也不適閤評價。中國人不熱衷悲劇,頂多灑淚一把。譬如霸王別姬這件事,人們就是要看霸王的失去和一個女人的好處。再說長生殿,我看迎像時倒真是落淚不止。他人如何形狀一點也沒註意。悲劇是種讓人去投入的東西,可是之后到底是牢記好還是遺忘好,當玩物好還是當事情好?不拋開的話總是不行的,可是拋開后又覺得其實也就這么着,沒什么大不了的。

人不是懂得珍惜的生物,往往不知道要珍惜什么,這個比較嚴重,遠遠超過怎么去珍惜。盲目的生活,庸碌的生活……這樣的名詞聽太多,真如此?我不希求自己也是什么悲劇英雄,因為這個時代不需要他們;蚩尤想過安靜的生活碼?若黃帝沒有去徴討炎帝,是不是他就和他的兄弟們就着過平常的日子?那種時候,若是見個洛陽女兒,想來他也灰心大半吧。他不是甘于此的人嗎?不知道,但若他不是這樣無奈的粗莽英雄,我還會那么篤定地貪戀他嗎?明顯不可能了,人對人的吸引並不是單方麵的,他不體現出来,我不会知道;我不貪戀,他也就不會如此傳奇。

悲劇原也是如此……

传说为中国的上古邪神,是九黎族(属东夷集团)的首领。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铜头铁额,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以金属制造兵器,装备优良,因此在战事之初使黄帝陷于若战。在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时,蚩尤作法,使云雾四起,黄帝军士分辨不清方向。后来黄帝制造了指南车以指示方向,致使蚩尤大败而被擒杀。涿鹿之战终以黄帝胜利而告终。

蚩尤

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据传他能唤云呼雨,以金为兵器,有兄弟81人曾战胜炎帝,后在涿鹿(今属河北)为黄、炎等部落联盟击败,被杀。后人认为他是南方苗蛮族的祖先。

蚩尤是中国古史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因与轩辕黄帝进行历史性的大战而赫赫有名。

但是,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蚩尤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紊乱的,其中有诸多矛盾之处,使人产生不少疑问。诸如:蚩尤究竟是一个古代的历史人物,还是一个神话人物?他是一个英武的战神还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或是一个“好兵而喜怒”的“贪欲者”、“乱贼”?蚩尤和炎帝是否同一个人?他和黄帝之间是否只是敌对关系?蚩尤和苗族历史和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究竟有什么关系?他对苗族民俗有何影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蚩尤与黄帝的“涿鹿大战”是中国远古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正是由于这次大战中,黄帝战胜了蚩尤,才奠定了华夏国家的根基,使他成为五帝之首。在有关的文献记载中,蚩尤的形象是暴君和乱贼,是相当丑恶的。《广雅释诂》:“蚩,乱也。”《方言》:“蚩,悖也”(卷十二)一说尤,同由尤,腹中之虫,很不雅观。《尚书吕刑》的记载更加详细,可为此类观点的代表:刵

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令)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戳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1]

这是周穆王叙述刑法的源流时首先提到的“古训”,说蚩尤作乱,以酷刑、杀戳统治苗民。把蚩尤、苗民都说得很坏。蚩尤原为“九黎这君”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与轩辕黄帝发生了矛盾,被史家看成是“作乱”。司马迁《史记2五帝本纪》: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微师诸候,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候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炎帝)是为黄帝。[2]

这些都是正统史书中的记载,已经把神话人物历史化了,并且还以正统观点使蚩尤成了暴虐无道的乱贼。事实上,蚩尤不仅是一个古史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怪异神力的神话形象,据《龙鱼河图》记载:

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马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谴玄女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以制四方……[3]

《汉学堂丛书》中的《龙鱼河图》略有不同,说:“黄帝之初,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虽“七十二人”与“八十一人”有异,但皆为“多”之约数,九的位数,其内含是一致的,说明蚩尤是一个相当大的集体的代表,是一个具有很大神性的怪异人物。古书上这类记载很多,如:

《归藏》: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启筮)

《述异记》:

“有蚩尤神,俗云:人自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提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觝人,人不能向……”[4]

显然,这种“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等形象是非常怪异的,而《龙鱼河图》又说蚩尤“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则又非常厉害,以致黄帝也打不过他,只好去祈求上天神灵的帮助。《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作兵伐黄帝,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5]

《龙鱼河图》还说在此大战中因黄帝仁义,“遂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这才制服蚩尤。又《黄帝玄女战法》云: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胜’遂得战法焉。[6]

又《玄女兵法》亦云:“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7]“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可见蚩尤是很强大的对手,其力量与黄帝不相上下,黄帝只有求女神帮助才得到了胜利。从此次战争的记载可以看到蚩尤的神话形象,他不仅“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而且可以“靖风伯雨师大风雨”,还可以“作大雾,弥三日”,使黄帝令风后作指南车才战胜了他。不仅蚩尤有神性,黄帝也有神力,可给风后等神下命令。

由此可见,蚩尤不仅是古史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个神话人物。“蚩尤神”不仅在后世一直受人供奉,而且就在当时,也是被看成“不死”之神,威镇天下的。上引《龙鱼河图》记载黄帝得玄女兵信神符而擒杀蚩尤之后:

(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珍服。[8]

于此可见“蚩尤神”威力之大,不只在九黎部落之内,而且“天下”“八方万邦”,都对他非常崇敬,使黄帝要画出他的神象来,才能服天下。后来蚩尤神更可管下雨、农耕与疾病了。《春秋繁露求雨》:“夏求雨……其神蚩尤。”

梁代任昉《述异记》列记录了南北朝时代华北汉族人民祭“蚩尤神”的情况:

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觝,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黾足蛇首;主疫,其俗遂立为祠。[9]

此书还说“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更说明在大战的涿鹿,冀州人长久地祭祀蚩尤神,其他地方如太原、朝鲜也祭蚩尤神,[10]其为神话人物当无疑问。轩辕的形象亦复如此,不只是历史人物,而且也是古史神话形象也。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