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秦淮河夜泊时,听到对岸酒家的歌声所作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商隐在讽刺隋炀帝时也写下“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的名句。
“后庭花”究竟是泛指栽在后院的诸多花卉,还是专指某一种花名呢?
北宋苏辙在《寓居六咏》中写下“后庭花草盛,怜汝计(通‘系’)兴亡”。句后自注:“或言矮鸡冠即玉树后庭花。”这是具体指出“后庭花”的花名的最早记载。
稍后的玉灼在《碧鸡漫志》中叙述后庭花的源流时也提到:“吴蜀鸡冠花有一种小者,高不过五六尺(尺,一作寸),或红,或浅红,或白,或浅白,世人曰后庭花。”
明末陈仁锡在一部类书中说得更具体:“寿星鸡冠即矮脚鸡冠,有浅、白二色,即后庭花也。”
(原发表在《文史杂志》2005年第3期,后被《学习时报》和《老年文摘报》等报刊其各大网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