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什么是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又二尖瓣喀喇音一杂音综合征,系指二尖瓣在左心室收缩时向左心房脱垂,伴有或不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什么原因引起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本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二尖瓣脱垂病因还不清楚,部分病人有家族史,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患。其病理解剖主要为二尖瓣组织粘液样变性,伴有瓣膜过长和松驰。可见于马凡综合征。
继发性二尖瓣脱垂可见于:冠心病、先心病(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血)等。临床诊断本病,习惯上指原发性二尖瓣脱垂。二尖瓣叶过长可在左心室收缩期突入左心房,形成二尖瓣脱垂,易影响二尖瓣的关闭,可伴有或不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一、症状:多数病人无症状。部分病人初发症状为疲乏、头晕、心悸。胸痛较多见,常呈发作性似心绞痛但不典型。胸痛部位不定,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用硝酸酯类药物疗效不肯定。较重病人可出现呼吸困难或晕厥,有些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焦虑、精神异常、性格改变等。
二、体征:典型的心脏听诊所见是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非喷射性喀喇音,其后可继以收缩晚期杂音,于左卧位时更为清楚。喀喇音与其后的收缩期杂音可单独存在。单独存在喀喇音提示仅有二尖瓣脱垂,此由于瓣叶向心房面隆起突然停止及腱索被拉紧所产生。如并存收缩期杂音则表示兼有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脱垂若伴有中、重度关闭不全时,可有左心室肥大和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律失常常见。此外,可有胸廓异常,直背、脊柱侧突等。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心电图:约2/3病人有心电图异常,主要为ST段和T波异常,Q-T间期延长,u 波明显,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不全和房室传导阻滞等。
二、X线检查:轻型者心界不大,二尖瓣关闭不全较重者可有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左心室造影可明确脱垂瓣膜的数目及部位。
三、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闭合线(CD段)的中晚期呈吊床样后突。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收缩期二尖瓣前叶或后叶向左心房突出,越过二尖瓣环水平,超声多普勒检查,若伴有二尖瓣关闭不全,于左心房侧可测出收缩期湍流频谱,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标测可见二尖瓣返流,并能测定其返流量大小。
如何治疗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有症状者,应进行针性治疗。①心律失常,可能是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对频发室性早搏和阵发性心动过速,可选用心得安30-60mg/日,分3次口服。无效进可用胺碘酮0.4-0.6g/日,或奎尼丁0.6-1.2g/日,分3次。②胸痛,服用心得安未能奏效者,可改服硝苯吡啶或异搏定。③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如拔牙、手术、皮肤感染、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应用抗生素(青霉素,先锋霉素)作预防性治疗。④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行瓣膜置换手术。
【二尖瓣脱垂】,或称【僧帽瓣脱垂】女性罹病的机会是男性的两倍,而这类病患最大的特征就是:瘦、高。若在胚胎成长期间,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性变化,以致瓣膜松软过长,日后就有可能脱垂。当心脏收缩时,过长瓣膜无法适当关紧,造成左心室血液逆流入左心房现象。这时除了瓣膜脱垂滴答声外,尚可听到心杂音。
这种异常体质的病患通常「从头到脚」都有病痛,如头晕、 失眠、心悸、胸痛、恐慌、疲倦、胸闷、全身发麻、呼吸困难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原因可能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关,自律神经失调牵涉到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临床上病人可能以各式各样的心律不整来表现,包括窦性频脉(最常见)、缓脉、心室频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或心跳停止。
二尖瓣脱垂的胸痛症状在临床上有时和狭心症及心肌梗塞难以区分。究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拉长的瓣膜一开一闭,来回甩动过度牵引心脏肌肉而引起局部缺氧,心律不整及自主神经失调等。
二尖瓣脱垂也常发现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患(如心房中膈缺损)、 心肌肥厚症及一些先天结缔组织病变的患者(如马氏症候群)。
瓣膜脱垂症状的病患看似全身上下都有病,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皆是良性,除了较神经质外,对健康并无大碍,只要多运动,多休息,偶而服用少量乙型交感神经阻断剂或镇静剂即可。只有少数病人(约1%) 可能并发心脏衰竭、心内膜炎、心律不整、脑部中风或猝死,所以二尖瓣脱垂尤其有明显心杂音的病患至少每年回门诊追踪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