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球名字的起因是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话说中国刚解放的时候,国民党的很多残留部队在城市里生存不下去,于是纷纷占山为王,形成了所谓的土匪集团。

比较著名的土匪有甘肃的马步芳、宁夏的郭永胜等等,都以深山老林为根据地负隅顽抗。一时间各大军区都以剿灭土匪为头等大事。

其中湘西地区的土匪闹的最为厉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有一个土匪头子叫作曾金元,占据了湘西一处叫作乌龙山的山脉。这乌龙山连绵数十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

解放军剿匪部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土匪主力部队所在,那是乌龙山地势最为险恶的一个山峰叫做乌龙峰。

由于地势险恶,解放军担心过多的伤亡,只得围而不攻,只能喊口号劝土匪投降。而土匪仗着地形优势,龟缩在山峰上坚决不肯投降,疯狂的叫嚣要战斗至最后一人。

经过了长时间的拉锯战,土匪有些沉不住气,没办法,山峰上的娱乐设施太简陋,满足不了日常娱乐需求。这时候土匪头目眼见人心涣散,再这样下去队伍要不战自溃了。可是被围的水泻不同,无路可逃,要就这么投降面子上也说不过去。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写了封信让人送给解放军指挥员。

指挥员打开信一看,原来土匪头子要求举行一场足球赛,土匪赢了,就放他们走,土匪输了,那就投降,要是平了,就提供点娱乐设施给他们。指挥员心想,自己部下踢球不错的士兵大有人在,要赢一帮泥杆子土匪,再简单不过,何况兵不血刃,可以大大减少部队伤亡。指挥员思索良久,答应了踢这场比赛。立刻回信确定了比赛时间、场地和裁判等等。

双方在乌龙山里找了块平坦的地方,看倒几棵树,做起了两道门,画好边线禁区等等,然后猜场地开球。随着哨响,比赛开始了。

土匪头子既然敢提出这个要求,自然是有持无恐,虽然球员们士气不高,但脚法却非常细腻,配合精妙,11个队员全部龟缩在本方半场防守,摆出个铁桶阵的架势,只盼能逼和对手就行。而解放军球员们士气高昂,完全控制了整个中场。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这话放在足球场上,那就是:得中场者得天下,是以解放军队从容不迫的组织进攻,围着土匪队球门狂轰滥炸。

一来土匪队兵力全部在禁区里防守,二来解放军队的运气实在不佳,几次必进之球都打在门柱或者门楣上。眼看就要到终场了,比分依然是0:0。土匪头目担当本队主教练,看着形势不由得喜上眉梢,而解放军指挥员在场边却是眉头紧缩,苦苦思索克敌制胜的方法。

就在最后一分钟的时候,解放军队获得一个角球。开出角球飞到禁区,球被土匪守门员扑了一下掉到地上,一个土匪后卫见势不妙,抢上前想一个大脚把球开出禁区,哪知道心慌意乱之下,脚法没控制好,这球竟然斜斜飞进了土匪队大门!哗~~场边观众爆起热烈的掌声,解放军指挥员也兴奋的跳了起来。而土匪们都傻了眼,到手的平局居然被这个误入自家大门的球破坏了。

0:1,土匪队还是输掉了这场比赛,土匪头目依言带领全体部下投降,乌龙山地区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再也不怕土匪骚扰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乌龙山下的这场比赛,就把足球比赛中,误入自己大门的球称作乌龙球。

这就是乌龙球这个说法的来历。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3e50c17c010003lo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