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极运动起源于: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蹦极的起源

蹦极跳起源于南太平洋岛瓦努阿图(Vanuatu)的一种成年仪式。几百年

前的瓦努阿图男人必须经受住高空悬跳的考验,才能算是到了成年,他们用藤条

捆住双腿,从35米高的木塔上往下跳,在离地面几英寸时突然停止,然后全村

的男女老少围着他载歌载舞,庆祝他通过了成年的考验。这种形式后来传到了英

国,被作为皇宫贵族所观赏的一种表演,表演者必须身穿燕尾服,头戴礼帽。首

次使用橡皮绳蹦极也是在英国。蹦极跳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新西兰,是新西兰人成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反弹跳跃协会,并在1988年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高空悬跳

,从此大力推广这一运动。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已建立了蹦极跳运动基地,1997年5

月18日,蹦极跳首次传入中国,落户北京十渡。

蹦极运动发展到现在,已有多种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桥梁蹦极,在桥

梁上伸出一个跳台,或在悬崖绝壁上伸出一个跳台;塔式蹦极,主要是在广场上

建造一个斜塔,在塔台上伸出一个跳台;火箭蹦极,将人像火箭一样向上弹起,

然后上下弹跃。

蹦极之禁忌

蹦极是一种勇敢者游戏,但是,如果你只有勇敢,而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你也与

蹦极无缘。由于蹦极是一种刺激性极强的运动,因此对身体的要求也较高。那么

,究竟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做蹦极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水利医院的主

任医师陈建清医生。

陈医生说,从医学角度来讲,蹦极时身体的突然失重带来的强烈刺激或者说

惊吓,使人体突然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瞬时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物质,会对心脏

等器官产生不利影响,使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因此,心脏不好或者有血压高的

人绝对禁止做蹦极。另外,一些身体素质差的人,比如有关节痛、曾经得过腰椎

尖盘突出、曾经骨折过的人也不要蹦极。还有就是患有眼疾的人,比如青光眼、

深度近视的人,也不提倡蹦极。因为长时间的头朝下,会使眼压增大,严重的会

造成视网膜脱落。就是身强力壮的人,在蹦极之前也要遵守一些限制一是年龄限

制15周岁以下和45周岁以上的人最好不要蹦极。因为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神经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这种突发的惊吓有可能会影响今后的正常生长发育。

而45岁以上的中年人,身体内脏器官已经老化,存在着隐性心脏疾病和脑血管

疾病,在重力作用下,易诱发上述疾病,产生意外。二是心理素质差的人最好不

要强迫考验自己的意志。比如,平时胆子就很小,甚至听到一些大的响动就会惊

恐不安的人、神经衰弱的人,即便是体质不错,也最好不要蹦极。

飞天蹦极球云中漫步

蹦极对于一般人来说是过于刺激的运动,但是,很多人又禁不住那种刺激的诱惑

,非常想亲身感受一下,于是就有了为数不少的站在蹦极台上最终没有向前走,

而是选择了后退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事,能被称为勇敢者的人毕竟是少数,可是

那蹦极的诱惑却始终挥之不去……你知道吗,现在由北京易达鸿基科技有限公司

推出了一种叫做飞天蹦极球的运动,能够满足那些对于蹦极情有独钟可又不敢亲

身一试的人的梦想。

要玩飞天蹦极球并不需要什么技巧,就像坐索道车一样简单。它的原理并不

复杂,是用四根结实的缆绳拉住一个充满氦气、直径为7.5米的球体(其中三

根为保险绳、一根为主力绳全部固定在地面上),球体连着一个双人的坐椅,当

人在坐椅中坐好,系上安全带,由工作人员松开主力绳,这时球就会以每秒钟3

米左右的速度升至50米高空(主力绳可达到的最长长度)。这种氦气球的浮力

约为140公斤,因此足以载重2人。如果你想体验蹦极的感觉,那就请工作人

员在气球升到10米的时候,突然拉住主力绳,由于惯性,气球会带着你上下颠

簸,与蹦极惟一不同的是,蹦极向下,飞天蹦极向上,并且是坐着。如果你不想

感受刺激的感觉,而只想登高远望,那就请工作人员将主力绳缓缓松开,随着微

风吹过,气球左右摇摆,你就可以坐在上面“云中漫步”了。

目前,亚运村奥体中心、房山十渡、怀柔慕田峪、平谷京东大溶洞等地都有

飞天蹦极球这种娱乐项目每人每次乘坐的价格约为30元左右。

在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坐在飞天蹦极球的坐椅上,双脚轻轻一蹦,你就会

奇迹般地飞起来。微风拂面,轻吹发丝,闭上双眼,仿佛已经抓住了梦的手。等

上升的速度逐渐缓下来,身边已经是一个只有白云为伴的世界了,尘世的一切喧

嚣已经离你远去,四周一片宁静……试试看,坐在飞天蹦极球上,你就会有这种

美妙的感觉。

蹦极源于英文“bungy”或者“bungee”,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

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1) 第一种说法: 目前所知, bungee 最早出现于牛津极限运动俱乐部,他们管这项运动叫做 bungee . 这项运动在新西兰叫 bungy ,极有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但是由于在新西兰推广的很成功,人们普遍接受了 bungy , 所以就有了这个词。

第二种说法: bungy 和 bungee 是有差别的bungee 所用的绳索是用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在北美通常用5/8英寸军事规格的绳索,伸缩率能达到210%,现在也有使用 TR2 和 Ripcord,伸缩率分别达到240%和280%,它的特点是有更高的自由落体,反弹时间更长,感觉更刺激。

bungy 发源于新西兰,使用的绳索是橡皮绳(具有无限的伸缩),有可变的掣动系统,能控制最大伸缩距离。它的特点是比较低的速度,比较高的反弹,感觉平稳,特别适合绑踝跳。

蹦极一词应该是一个极好的音译词,在香港、台湾地区,人们音译为“笨猪跳”,作这种译法的人大概是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笨的话,是断然不会去进行这种“惨烈”的活动的吧。然而,当这项运动从它的起源地发展到世界各地,就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甚至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还要将自己的婚礼仪式放在蹦极塔上进行,一旦“礼成”,就纵身一跳,以示爱情的热诚与忠贞。而去蹦极的人非但不会被称作“笨猪”,反而能够拿到“勇敢者证书”。

蹦极跳起源于南太平洋岛瓦努阿图的一种成年仪式,几百年前瓦努阿图男人们必须经受住高空悬跳的考验,才能算是到了成年,他们用藤条捆住双腿,从35米高的木塔上往下跳,在离地面几英寸时停止,然后全村男女老少围着他载歌载舞,庆祝他成功通过了成年考验。

这种形式后来传到英国,被作为皇宫贵族的一种表演,表演者须穿燕尾服,头戴礼帽。首次使用橡皮绳蹦极,是在美国,但蹦极跳的真正发扬光大是在新西兰。新西兰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反弹跳跃协会,并在1988年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高空悬跳,从此大力推广这一运动。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已建立了蹦极跳运动基地,例如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一些欧洲国家。1997年5月1日,蹦极跳首次传入中国,发展到现在,已有多种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

桥梁蹦极,在桥梁上伸出一个跳台,或在悬崖绝壁上伸出一个跳台;塔式蹦极,即主要是在广场上建造一个斜塔,然后在塔上伸出一个跳台;火箭蹦极,顾名思义,将人像火箭一样向上弹起,然后一上一下地弹跃。

“蹦极”就是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世界最高的蹦极点位于南非东开普省齐齐卡马山中一座名为布劳克朗斯的大桥上,高度为216米,1997年12月开始正式接待游人,至今共计100人次,最小的只有9岁,最长者则是84岁的老人;第二高的蹦极点在瑞士的一个风景点的缆车上,高度为160米;第三高的蹦极点位于新西兰,蹦极高度为134米。

参考资料:http://bbs.changdao.com/dispbbs.asp?boardID=101&ID=9809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