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阿根廷人才强国战略:改革体制 增加科研投入

聚焦发展中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之三

阿根廷:改革体制 增加投入 留住人才

多年以来,人才外流始终是阿根廷面临的一大问题。阿国内科研队伍无论在人数上还是素质上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阿根廷平均每百万人口有科研工作者1100人,而西班牙为3000人。近几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阿根廷人才外流日益严重。目前全国科技研究理事会属下机构空缺编制99个,其中62个属于全国原子能委员会。人才短缺已使阿无法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

制定全面改革方案

据阿政府报告,造成阿人才外流的主要是经济因素,国家和企业科研投入过少,造成科研设备设施陈旧落后,许多科研项目无法进行,科研人员收入过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20;同时,国内科研岗位过少,以致大批年轻科研人员就业无门,被迫出国。此外,科研体制落后,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基什内尔政府上台以后,十分重视人才问题,开始着手制定全面改革科研体制的方案。

据教育部主管科研工作的科技国务秘书德尔波诺11月15日透露,政府将制定新的科研人员业绩评估、工资、晋升和退休制度,加大科技投入,扩建科研设施,更新或增加科研设备,扩大编制,增设科研岗位,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此同时,阿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临时性应急措施,解决或缓解科研部门的困难,留住国内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参与国内科研合作。

确定优先科研项目

首先,增加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据德尔波诺宣布,阿政府决定增加科技预算,充实现有编制,2004年增设250个科研岗位。同时建议国会批准今后将每年增设500个新岗位。今后两年,将投入4500万比索(1美元约合2.8比索)用于购置设备,建设新的科研设施,改善科研条件,增加订阅国外科研刊物数量,提高科研人员工资。

其次,加大对优先科研课题的扶持力度。教育部和科技国务秘书处11月11日公布一项重点扶持优先科研课题的计划,要求各科研单位提出优先科技研究课题项目和国家级空白领域。计划规定,国家将对最后确定的优先科研项目资助总共6500万比索。主要有两项内容:(1)两年内斥资1500万比索,资助科技研究网,支持国家迫切需要的空白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数学、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暴力及安全。(2)三年内拨款5000万比索,用于资助公私部门非营利性科研工作的学者。其中,50%用于科技研究,50%用于对国家经济社会影响重大的高度优先项目。主要是与生产效率、农牧业生产、卫生、卫生保健、信息技术、电信、可再生资源、能源和生活质量等相关领域的课题。

推动科研与企业合作

第三,争取海外阿籍人才的合作。阿教育部10月30日发布建立“海外阿根廷学者和科学家网”计划,制定了与海外阿籍科学家加强协调和沟通的办法与措施。该项计划实质上是海外阿籍科学家联络网络。根据该计划,阿各科研机构将与该计划的顾问委员会合作,将阿籍海外学者的名单和资料输入该网络资料库,规划和组织有关学科的研讨会或论坛,由政府提供资助,吸引海外学者参加科研合作,借助他们的科技知识,推动本国科研。

第四,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走出科研新路,促进企业科研的发展,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科研空间和途径。阿政府11月6日推出了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搞科研的《企业研究计划》。这项计划规定,国家批准国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以技术为基础的企业内从事其本学科的学术项目研究,时间不超过四年。研究人员在企业的研究工作结束后,可以辞去原国家科研机构的职务,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也可以返回原科研单位。在企业工作期间,科研人员将保留原单位的工资待遇,同时,企业应视其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发给奖金和补贴,其数额不得低于国家发给的数额。

为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合作研究,计划还规定,科研人员可以取得企业的股份,在企业内担任领导或经理职务,以此推动高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在专利权方面,科研成果的专利权属于国家科研机构及与之签约合作研究的企业,属于科研机构的专利权部分,50%—80%可以给科研人员本人。

教育部长菲尔穆斯说,目前,阿许多科研人员和企业愿意开展这样的合作研究。他说,许多企业或企业组织愿意为提高人员素质,推广科技研究成果创造条件,这样做既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企业的利益。通过科研合作建立新的企业文化,是把现有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把钥匙。

不久前都经济崩溃啦。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速度令人担忧。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