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叶派的由来。“什叶派”音译自阿拉伯语,“什叶”有“党羽、追随者”之意。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后,穆斯林围绕继承人问题出现分歧,逊尼派认为应公开推举哈里发,什叶派则认为应由先知的女婿阿里及其后裔继承。因此,“什叶派”又称“阿里的宗派”。目前,什叶派约占整个穆斯林人口的10-15%(逊尼派穆斯林占85%),是伊斯兰教中最大的少数派。
(二)主要派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什叶派衍生出许多支派,主要有三大分支:第一,十二伊玛目派,什叶派中的主流派和温和派,尊奉阿里及其直系后裔中的十二人为伊玛目。主要分布在伊朗、伊拉克和波斯湾其他地区(包括沙特东部),其余则分布在阿塞拜疆、阿富汗、黎巴嫩、叙利亚、印度次大陆等地。主要分支有乌苏尔派、阿赫巴尔派、谢赫—巴布派(埃提尔派);第二,伊斯玛仪派(也称七伊玛目派),什叶派中的极端派。主要分布在埃及、叙利亚、伊朗、印度、中亚、东非等地。主要分支有卡尔马特派、法蒂玛派、阿萨辛派、阿拉维派、阿里—伊拉希派;第三,宰德派(也称五伊玛目派),什叶派中的温和派。主要分布在也门和伊朗两国。主要分支有也门宰德派、伊朗宰德派(被称为努克塔维派)。此外,现已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巴哈依教也出自什叶派。
(三)基本教义。与逊尼派相比,什叶派教义主要有以下独特之处:(1)继承权上的正统主义和马赫迪(救世主)观念。认为阿里及其后代为合法的哈里发;阿里及其后代为政教合一的首领伊玛目,他们从不犯错误;末代伊玛目已经隐遁,并将以马赫迪(救世主)身份再现,在末日来临前消灭世界上的一切非正义现象。(2)对统治者态度含糊。逊尼派一般强调秩序,尊重统治者(即使是独裁者也是如此)。而什叶派则认为,在伊玛目隐遁的情况下,没有哪位人间的君主是完全合法的,因而在理论上具备挑战当权者的可能。(3)独立的经典。什叶派有本派的圣训(四圣书),并认为《古兰经》有隐意(删去了关于阿里继位的内容)。(4)完善而严密的教阶制。什叶派有相对严密的教阶制,包括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霍加特伊斯兰”(伊斯兰权威)、“穆巴拉赫”(信使)、穆智台希德、“塔利布”(在校宗教学生)六级,其中大阿亚图拉宗教威望最高。由此形成相对严密的组织体系。而逊尼派以清真寺为单位,各寺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信众组织性较差。(5)崇拜圣徒和圣陵。什叶派把阿里、侯赛因及其他伊玛目视为圣徒,他们的陵墓即为圣陵,什叶派信徒要经常朝拜这些圣陵。(6)独特的宗教节日。如阿舒拉节。(7)为应付逊尼派压制,允许隐瞒什叶派身份(称“他欺也”)。
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什叶派宗教情感狂热,并具有强烈的悲情主义色彩,最能显示这点的是阿舒拉节中自我鞭打表示哀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