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可操作性研究也是一种定性危险分析方法,它是一种以系统工程为基础,针对化工装置而开发的一种危险性评价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即偏差),然后再继续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以采取的对策。可操作性研究近年来常称作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HAz()P)。

通过可操作性研究的分析,能够探明装置及过程存在的危险,根据危险带来的后果明确系统中的主要危害;如果需要,可利用故障树对主要危害继续分析,因此这又是确定故障树“顶上事件”的一种方法,可以与故障树配合使用。在进行可操作性研究过程中,分析人员对于单元中的工艺过程及设备将会有深入了解,对于单元中的危险及应采取的措施会有透彻的认识,因此,可操作性研究还被认为是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有效方法。

参考资料:http://www.safeass.com/tiring_room/new/ywnews/2006330162023.htm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