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有什么恶报?放生有什么利益?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以佛跟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万物不划界限,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所以才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诸位常常听到的,这是我们自己本来面目。这个界是世界,这世界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系。我们今天讲银河系,这一个银河系,在佛家讲是一个世界。世界有多少呢?像沙一样。这个沙是形容多,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的肚量能够包容,我们的心像太虚空一样广大。我们的肚量能够容纳一切世界,没有一样不能包容的。这个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里面的菁华,经义是要我们体会自己,跟一切众生,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那就对了。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这段经文是说法的第二段,内容是给我们讲的行树演法。前面一段是说的众鸟,是有情的,这一段是讲的无情的。这就是佛法里常说的六尘说法,在极乐世界这个现象非常的明显,每一个人都很容易感触得到,而得到闻法的利益。其实这个六尘说法,在我们这个世间也不例外,问题是一般的大众根性闭塞,所谓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根性聪利的人,他能够觉察得到。像佛在经典上说的,跟我们历史上传记里面所记载的,这一些事情也不少,也时有所闻。像苏东坡游览庐山的时候,那是个聪明人,他的观感跟我们一般人不一样,他听流水的声音,瀑布流水的声音,他在诗句里面写着:“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声”。这种句子,我们一般听起来,是很有一点禅味的,这个就是对于无情他的领受。这是少数根性利的聪明人,对于大自然种种的声色,能够令他开悟,他见色闻声都有感悟。在禅宗大德里面,这样开悟的人有,但是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情形跟这个不一样,它确确实实音声里面流露出来的是讲经说法。它真的是这样的,甚至于我们心里面有疑问、有疑惑,自然的这些无情的众生就能够帮助我们解答问题。那个感应道交,在西方世界,用我们的话来说,是非常的敏感,在我们这个地方显得是很迟钝。在西方世界非常敏感,因此没有一样问题不能解答,而且都是纯正,决定没有错误的说法。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就知道我们刚才讲的感应非常的灵敏。

情与无情。同宣妙法。

情是有情众生,无情是指像我们现在所讲的植物、矿物,是无情的,它没有感情,没有情识。动物都是有情的,动物是有感受的。情与无情,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一切万物。有情就是所有一切动物,佛说了,都有佛性。有情的众生有佛性,无情的众生有法性,这一点诸位一定要记清楚。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并不是佛性外面还有一个法性,是一个性。一个性为什么叫两种称呼呢?因为有情跟无情不一样,这一点差别,其实是一个性。既然有情众生能成佛,他有佛性,当然能成佛,无情的众生法性就是佛性,所以无情众生也成佛。这是《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同圆种智,圆是圆满,种智就是成佛,就是圆满成就一切种智。除了大乘佛法之外,从来没有听说这个说法,没有听说过。这才是真正究竟圆满,情与无情同一体。有情众生成佛我们听说过,过去有不少佛成佛了。现在,佛跟我们讲的,此界他方也有不少现在的佛,阿弥陀佛就是现在佛,并没有入般涅盘。未来的,经上跟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想想,也很有道理。无情成佛,没有听说过。什么时候听说,树木花草成佛了?什么时候听说,我们这个桌椅板凳成佛了?实在没听说过。实在讲,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有情成佛,无情就连带成佛了,是这么个道理。禅家所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佛性也见了法性,因为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见性叫成佛,我们迷的时候所见的是色相,没有见到性,见到相。觉悟了的人,他在相里面就见到性,所以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话说得非常正确。西方世界情与无情同宣妙法,法而成妙,如果这个法不能显性,将这个性明显地显示出来,令一切众生一接触就明心见性了,这个法才叫妙。不能叫人见性的,这个法就不妙了。同宣妙法,这个妙法的内容,底下这两句就是说妙法的内容。

四教道品。无量法门。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