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叫众生?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众生】

佛教指一要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人和动物。《无量义经.十功德品》:“我等当以愿力,普令一切众生使得见闻读诵书写供养,得是经法威神之力。”《敦煌变文汇录.妙法莲花经变文》:“念念欲求无上道,心心只愿度众生。”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佛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则为这贪财好贿,所以不能成佛。”明邵璨《香囊记.祈祷》:“清都贵神,妙林经卷,祈禳众生,广开宝殿,星冠鹤氅礼重玄。”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我生天下,慧照天人,多闻第一。当念众生,少见寡闻,于一切处,自疑自骇。我当令其到心皆平,而以度之。”

【众生】

梵语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俱舍论光记卷一解为受众多之生死,故称众生。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同性经卷上谓,众生系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又不增不减经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众生。一般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五、法华文句卷四、大乘义章卷六、往生论注卷上]

【众生】

(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

【众生(梵jantu、bahu-jana、jagat、sattva,巴satta,藏skye-ba-po、skye-bo man%-po、h!gro-ba、sems-can)】

一般而言,此词系指具无明烦恼,流转生死之迷界凡夫;然若就广义而言,则亦含摄悟界的佛、菩萨等。音译禅头、社伽、萨埵、仆呼缮那;又称有情、含识、含生、群萌、群类、禀识等。《杂阿含经》卷六云(大正240a)︰‘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摩诃止观》卷五(上)云(大正4652c)︰‘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又,《大智度论》卷二云(大正2572b)︰‘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

关于众生的语义,有多种说法,兹分述如下︰

(1)‘与众共生’︰如《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云(大正1145a)︰‘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2)‘受众多生死’︰如《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一云(大正28603a)︰‘云何众生世?众生谓五道中生,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中,是名众生世。’《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31b)︰‘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

(3)‘众缘和合而生’︰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大正25286c)︰‘但五众和合故强名为众生。’《大乘同性经》卷上云(大正16642b)︰‘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

(4)‘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如《不增不减经》云(大正16467b)︰‘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

另外,诸经论对众生、有情二语的范围亦有异论。或谓有情系指一切有情识的生物,而山川、草木、大地等乃属非情(又称无情),众生则兼摄有情、非情二者;或谓有情与众生为同体异名。

[参考资料]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卷四十七;《佛性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乘起信论》;西义雄(等)《大乘菩萨道啖研究》。

【众生】

佛教指一要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人和动物。《无量义经.十功德品》:“我等当以愿力,普令一切众生使得见闻读诵书写供养,得是经法威神之力。”《敦煌变文汇录.妙法莲花经变文》:“念念欲求无上道,心心只愿度众生。”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佛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则为这贪财好贿,所以不能成佛。”明邵璨《香囊记.祈祷》:“清都贵神,妙林经卷,祈禳众生,广开宝殿,星冠鹤氅礼重玄。”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我生天下,慧照天人,多闻第一。当念众生,少见寡闻,于一切处,自疑自骇。我当令其到心皆平,而以度之。”

【众生】

梵语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俱舍论光记卷一解为受众多之生死,故称众生。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同性经卷上谓,众生系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又不增不减经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众生。一般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五、法华文句卷四、大乘义章卷六、往生论注卷上]

【众生】

(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

【众生(梵jantu、bahu-jana、jagat、sattva,巴satta,藏skye-ba-po、skye-bo man%-po、h!gro-ba、sems-can)】

一般而言,此词系指具无明烦恼,流转生死之迷界凡夫;然若就广义而言,则亦含摄悟界的佛、菩萨等。音译禅头、社伽、萨埵、仆呼缮那;又称有情、含识、含生、群萌、群类、禀识等。《杂阿含经》卷六云(大正240a)︰‘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摩诃止观》卷五(上)云(大正4652c)︰‘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又,《大智度论》卷二云(大正2572b)︰‘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

关于众生的语义,有多种说法,兹分述如下︰

(1)‘与众共生’︰如《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云(大正1145a)︰‘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2)‘受众多生死’︰如《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一云(大正28603a)︰‘云何众生世?众生谓五道中生,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中,是名众生世。’《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31b)︰‘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

(3)‘众缘和合而生’︰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大正25286c)︰‘但五众和合故强名为众生。’《大乘同性经》卷上云(大正16642b)︰‘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

(4)‘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如《不增不减经》云(大正16467b)︰‘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

另外,诸经论对众生、有情二语的范围亦有异论。或谓有情系指一切有情识的生物,而山川、草木、大地等乃属非情(又称无情),众生则兼摄有情、非情二者;或谓有情与众生为同体异名。

[参考资料] 《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俱舍论宝疏》卷一;《玄应音义》卷一、卷二十三;《大智度论》卷二十、卷四十七;《佛性论》卷二;《佛地经论》卷五;《大乘起信论》;西义雄(等)《大乘菩萨道啖研究》。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