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油炸方便面到底会不会致癌?
--------------------------------------------------------------------------------
王翰林 胡丽娟
最近,有关“油炸方便面可以致癌”的说法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于吃了多年油炸方便面的消费者来说,这观点引发了不小的惊恐。前不久,专家聚在一起,认真讨论了油炸方便面是否致癌的问题。今天请关注———
最近,有关“油炸方便面可以致癌”的说法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这股旋风不仅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惊恐,更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和食品科技组织的极大关注。方便面,特别是油炸方便面真的会致癌吗?
2006年6月21日,北京友谊宾馆。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营养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方便面营养安全论坛”在这里举行。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疾控中心以及有关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的食品营养与安全专家他们会聚一堂,各抒己见,以科学的态度,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让我们听一听专家们是如何说的吧———
方便面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
潘蓓蕾(全国政协常委、全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方便面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是全球目前仅次于面包的第二大主食产品。2005年,全球消费量约为857亿包,方便面因其“方便、安全、美味、优质、价廉”五大特性,自1958年发明至今约半个世纪里长盛不衰。目前,韩国、印尼、日本、中国人均消费每年分别为79包、52包、43包和34包。在此期间,油炸方便面的工业历经长期的研究,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现代工业特征,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已经迅速在欧美国家流行,美国和俄罗斯的年人均消费量已分别达到14包和11包。
中国的方便面产业是中国以粮食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中,第一大工业食品。2005年产量为460亿包,形成326亿元产值的规模,形成了对“三农”巨大的拉动作用。其骨汤加工将中国47%的动物骨类变废为宝。方便面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反映出消费市场的强劲需求。
油炸不油炸与致癌无关
胡小松(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农大今年对方便面中丙烯酰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炸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同品牌几十种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范围在15—80微克/千克,与美、欧、日和卫生部CDC检测的数据基本一致。非油炸方便面主要是采用热风干燥脱水,其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在50微克/千克左右,比油炸的高出近5—10微克/千克。以差异显著性分析,油炸与非油炸方便面在丙烯酰胺含量上不存在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低于油条、油饼、麻花、豆类、早餐麦片、炒栗子、烤土豆、炸薯条、炸年糕、大麦茶等食物的量。可以说,油炸和非油炸方便面丙烯酰胺含量都非常低,方便面是安全食品。
吴永宁(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教授):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用的食品中,但是,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致癌完全是两回事。判定这种物质是否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有个“量”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任天耕一(世界拉面协会事务局局长):有关丙烯酰胺问题,不仅仅是方便面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各种食品均无对其含量的限定。瑞典科学界于2002年发现高温会使一些淀粉类食物产生丙烯酰胺,但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不仅是经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物,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家庭自制食品与包装加工食品都被检测到有丙烯酰胺的含量。目前,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的致癌性尚在研究阶段,已有证据表明已知一些在动物体内致癌的物质并不能在人类身上同样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要告诉消费者,不是去回避某种食品,而应该合理的摄取各类食品,注意营养平衡。中国方便面行业近年来令人瞩目的成效,也推动了世界方便面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希望能够加强科技投入与公众科普,使这一健康的食品能够长盛不衰。
有些食品安全“事件”涉嫌炒作
不要轻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样,应该相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潘蓓蕾:尽管在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在上升,但,“啤酒甲醛致癌”、“霉水饺致癌”、“油炸方便面致癌”,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及炒作,都在消费者中引起恐慌和震动。一个又一个“事件”“揭黑幕”,直指最具有公信力的优秀品牌食品企业。
纪正昆(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今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经调查取证,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炒作嫌疑,其中就包括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希望媒体在报道食品质量安全卫生问题时,能够坚持客观、科学、准确、真实的原则,杜绝恶意炒作。同时,消费者不要轻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样,应该相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沈群(中国农大副教授):部分媒体和企业为了达到炒作的目的,将科学研究报告断章取义进行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并得出预期今年研究结果完全相悖的结论,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油炸不油炸与致癌无关
胡小松(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农大今年对方便面中丙烯酰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炸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同品牌几十种方便面中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范围在15—80微克/千克,与美、欧、日和卫生部CDC检测的数据基本一致。非油炸方便面主要是采用热风干燥脱水,其丙烯酰胺的平均含量在50微克/千克左右,比油炸的高出近5—10微克/千克。以差异显著性分析,油炸与非油炸方便面在丙烯酰胺含量上不存在差异。值得一提的是,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低于油条、油饼、麻花、豆类、早餐麦片、炒栗子、烤土豆、炸薯条、炸年糕、大麦茶等食物的量。可以说,油炸和非油炸方便面丙烯酰胺含量都非常低,方便面是安全食品。
吴永宁(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教授):丙烯酰胺广泛存在于日常食用的食品中,但是,食物中含有致癌物和吃了就致癌完全是两回事。判定这种物质是否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有个“量”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充足的人群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通过食物摄入丙烯酰胺与人类某种肿瘤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任天耕一(世界拉面协会事务局局长):有关丙烯酰胺问题,不仅仅是方便面的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各种食品均无对其含量的限定。瑞典科学界于2002年发现高温会使一些淀粉类食物产生丙烯酰胺,但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不仅是经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物,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酰胺。家庭自制食品与包装加工食品都被检测到有丙烯酰胺的含量。目前,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的致癌性尚在研究阶段,已有证据表明已知一些在动物体内致癌的物质并不能在人类身上同样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要告诉消费者,不是去回避某种食品,而应该合理的摄取各类食品,注意营养平衡。中国方便面行业近年来令人瞩目的成效,也推动了世界方便面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希望能够加强科技投入与公众科普,使这一健康的食品能够长盛不衰。
有些食品安全“事件”涉嫌炒作
不要轻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样,应该相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潘蓓蕾:尽管在中国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在上升,但,“啤酒甲醛致癌”、“霉水饺致癌”、“油炸方便面致癌”,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及炒作,都在消费者中引起恐慌和震动。一个又一个“事件”“揭黑幕”,直指最具有公信力的优秀品牌食品企业。
纪正昆(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今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经调查取证,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炒作嫌疑,其中就包括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希望媒体在报道食品质量安全卫生问题时,能够坚持客观、科学、准确、真实的原则,杜绝恶意炒作。同时,消费者不要轻信“有毒、有害和致癌”等字样,应该相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沈群(中国农大副教授):部分媒体和企业为了达到炒作的目的,将科学研究报告断章取义进行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并得出预期今年研究结果完全相悖的结论,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常吃,会的.
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