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都参加一些什么培训?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了将来求职 大学生暑期充电寻“偏门”才艺

在学英语、学开车等“传统项目”依然风行的同时,一些比较冷门的“自娱自乐”型的培训今年暑假也被列入了“增加就业竞争力”的筹码。记者近日从沪上高校了解到,有些大学生为求成为职场“特长生”,将眼光放在了二胡、漫画等“偏门才艺”上。

最近,华东师大新闻系大一学生小李就盘算着和室友一起去参加一个乐器培训班。可小李学乐器并不是为了“陶冶情操”,按她的说法,如此选择是为今后的就业增加“技能砝码”。“现在用人单位不都喜欢综合型人才吗,我们就要适应要求。”小李告诉记者,她从毕业了的学长那里得知,现在求职中,除了英语流利、驾照在手,一技之长也往往能让毕业生成为“职场黑马”。几天前她又从一家就业网得知,一家500强企业在几千名求职者中最终选中了一名会扬琴演奏的女孩,“所以你平时学的那种技能,在求职中说不定就会起作用呢”。再三思量之下,小李决定先报个比较冷门的“二胡演奏”培训班,“二胡学的人比较少,应该算得上一技之长吧。”

上海大学大三学生小王刚参加了一个“动漫绘画”培训班,2个月的学费高达5000元,拿出这么一大笔钱虽然很心疼,但小王仍然认为很值,“现在动漫产业很吃香,我以后要是找不到工作,还可以改行。”从未摸过画笔的他打算从头开始,学习漫画。

小王告诉记者,这个暑假班里的同学大多比较忙,除了“传统”的英语和驾车培训,许多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各类培训班,费用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现在找工作不容易,企业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家都觉得,多学点技能总没错。”他笑着说,为了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同学们好像都患上了“技能饥渴”征。

和小李、小王那样充电“偏门”技艺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记者做了一个微型调查:50名大学生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暑假已经被各类培训所“预定”,而且培训“种类”丰富,包括各类乐器、烹饪等。一所名校中文系的学生小刘表示,目前同学们参加的培训五花八门,目的都是为了能扮演“多重职场角色”,工作机会也能多些。

“对于求职而言,一技之长固然可能增加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但就业中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对于大学生中的“技能饥渴”,华东师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吴薇表示,可能部分学生对企业要求的“综合素质”有所误解,“其实企业所要求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技能的掌握,更要求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协调以及管理能力等等。”

如果为了就业而盲目地“搜集”各种技能,吴薇认为,如此“抓到篮里就是菜”大可不必,“技能是学不完的,而且以后从事某种工作,所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是固定的。与其为了技能的‘多多益善’而疲于奔命,不如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锻炼各种能力,那么求职中的砝码才会真正增加。”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