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老年痴呆症 ,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 ,简单点说就是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 ,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发生了障碍。一般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 50岁以后 ,起病隐匿 ,发展缓慢 ,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 ,如果不注意 ,通常不容易发现 ,常听有些老年人说 :“老了 ,记性不行了 ,不中用了。”这其实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 ,按照病情的发展 ,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健忘期 ):这个阶段的表现是记忆力明显减退 ,例如开始时忘记讲过的话、做过的事或重要的约会等 ,慢慢地连往事也遗忘了。与此同时 ,思维分析、判断能力、视空间辨别功能、计算能力等也有所降低 ,但有时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
第二阶段 (混乱期 ):这时除第一阶段的症状加重外 ,很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常见的还有穿衣也很困难 ,或把裤子当衣服穿 ;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 ,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 ,不能和别人交谈 ,尽管有时会自言自语。
第三阶段 (极度痴呆期 ):病人进入全面衰退状态 ,生活不能自理 ,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 ,大小便失禁。
根据医学研究表明 ,对于老年痴呆症至今还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临床上常使用可以增加乙酰胆碱这种神经递质数量的药物来治疗 ,从而改善病人的智力、行为能力和控制情绪能力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之外 ,家庭治疗和护理也非常重要。
掌握和运用与病人相处的方式方法
家人在与病人讲话之前要先说明自己是他(她 )的什么人 ,这样便于沟通 ;对病人说话要慢慢说 ,而且要说得很清楚 ,千万不要大声喊叫 ,这样可能刺激病人的情绪 ,导致病情恶化 ;不要命令病人做什么事情 ,对病人说话句子要简短、清晰 ,不要把他们弄糊涂了 ;要有耐心 ,千万不要着急 ,跟病人说话 ,如果他们一次没有听懂 ,可以慢慢重复两三遍 ,直到他们明白为止。
亲人的行为举止表情要保持自然 ,不要夸张 ;与病人交谈时 ,要看着他们的眼睛 ,保持适当距离 ,因为靠得太近 ,他 (她 )会感到害怕 ,离得太远 ,他 (她 )又听起来费劲 ;我们如果要接近他 (她 ),动作尽量轻 ,而且要从正面走近 ,不要从后面接近 ,这样很容易吓倒他 (她 ),导致情绪失控 ;微笑、亲切的目光和表情 ,这些都给病人以鼓励。
病人的家庭治疗和护理
要有专人按时安排病人吃饭、服药、休息和外出活动 ,最好设置一个时间表。如果家人没有时间负责的话 ,要向请的护理人员或者保姆交代清楚。将药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并贴上标明药品名称、用法、剂量的标签。在衣柜和抽屉上贴上标签 ,上面写明里面的物品名称。衣柜和抽屉中的东西要码放整齐 ,便于患者需要时及时找到。在显而易见的地方 ,贴上提示字条 ,以免病人外出时忘记关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煤气阀门和大门等。给病人带上标记家庭地址、电话和回家路线用的卡片 ,以备不时之需。如病人外出时发病 ,可以依据卡片勾起回忆 ,好心人也能够将病人护送回家。将重要电话号码做成卡片放在显眼的位置 ,还要在电话号码的旁边贴上该号码使用者的照片。
尽管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但是如果在生活中 ,多多注意老年人的饮食、健康、社交等方面 ,老年痴呆症是可以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的几率的。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专家是对 1772名当时年龄为 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为期 7年的跟踪研究后 ,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公布最新研究结果显示 ,阅读、看电影、散步、外出用餐、访友等休闲活动可能有助于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症 (又名老年痴呆症 )的风险。研究将种族、教育、职业等因素考虑在内 ,经常参与休闲活动的老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小 38%。在各种休闲活动中 ,诸如阅读之类的智力活动对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最大 ,其次是社会性活动和体力活动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295665.html
一、 什么是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智能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主要表现为:在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推理判断与计划不足、注意力缺失;在人格方面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情绪迟钝或难以抑制、社会行为不端、不拘小节;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不能学习,时间、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在言语与认知功能方面出现说话不流利,综合能力缺失。
二、老年痴呆的分类
老年痴呆根据病因一般可分为:(1)原发性痴呆:是指在老年人衰老退化基础上发生的痴呆。如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等。(2)继发性痴呆:是指由各种已知病因所引起的痴呆。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外伤、血管性病变、代谢与内分泌疾病、中毒、缺氧性脑损、营养不良与维生素缺乏等所致痴呆。
三、老年痴呆的病因
老年痴呆的病因很多,主要为:1.原发性脑变性;2.颅内占位性病变;3.脑外伤;4.颅内感染;5.血管性病变;6.癫痫;7.中毒;8.缺氧性脑病;9.营养不良与某些维生素缺乏;10.内分泌与代谢紊乱;11.抑郁症。
四、什么是正常的老年人记忆减退
所谓正常的老年人记忆减退指老年人记忆和认知下降超过3年,但症状无进行性加重,且临床心理测试未达到诊断老年痴呆的标准。正常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在70—80岁的过程中),智力和记忆功能的某些方面会出现下降,如认知操作质量、词句完成测验等方面有所下降,在需要快速反应或高度决断的能力方面有些困难,但仍保持了解自己的处境及吸取新的经验的能力,正常的老年人尽管年龄变老,但人格、行为及心理适应仍保持稳定,一般不会退回到幼稚或变得固执。
如何治疗:
老年痴呆病人的照料:
1. 加强护理:患者活动时应妥善防护以防跌倒,予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热量、维生素与水分,督促并协助其按嘱服药及料理个人卫生,及时处理其大小便障碍,卧床病人要防止褥疮及肺部感染。
2. 认知功能训练:加强对痴呆病人的合理教育与训练,组织轻病者看电视、游园,并加以启发和指导,多和痴呆病人谈话,训练他们的思维和会话能力,多让他们与青年人接触,培养多种爱好,如书法、养花、养鸟、听音乐、气功等。
老年痴呆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智能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主要表现为:在智能方面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推理判断与计划不足、注意力缺失;在人格方面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迟钝或难以抑制、社会行为不端、不拘小节;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在言语认知方面出现说话不流利,综合能力缺失。
对待患有老年痴呆的长者,我们更多地应给予的是关爱,而不是歧视和嫌弃,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
1记忆障碍
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障碍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远期知识困难为特点。记忆障碍出现于早期,并且几乎是患者家属或同事发现的第一个智能障碍,尤其是近记忆障碍--遗忘,甚至认为如果近记忆障碍不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时,则诊断为老年性痴呆就很可疑。记忆缺陷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些病人在输入听信息上有困难,信息从短时记忆中很快消失,信息的储存和远记忆也受到损害,提示对患者无帮助。
记忆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初发症状,既有遗忘--记住新知识的缺陷,与大脑皮质功能有关;又有健忘--远记忆缺陷(回忆过去已记住的信息的能力),与皮质下功能障碍有关。即首先是近记忆力受损,随之远记忆力也受损,最终远近记忆力均有障碍,使日常生活受到影响。患者还可有虚构现象,这与他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关,并与患者不能监视自己的回答或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关。
患者的日常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同一问题反复提问。例如在临床检查中,患者总记不住医生姓什么,甚至否认曾告诉过他。但患者的近记忆障碍也常被认为是健康老年人常有的健忘而被疏忽,尤其早期遗忘已明显时,远记忆相对保留,以致亲属常认为患者记忆并不差,甚至很好。理由是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前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尽管不否认"当前的事回头就忘"。如上所述的情况值得引起亲属的注意。
同样,记忆力衰退也是脑血管性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缺损,远记忆力障碍多在后期出现。
2视空间技能障碍
在老年性痴呆早期即有视空间技能损害。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伸手取物时或未达该物而抓空,或伸手过远将物品碰倒。放物品时不能正确判断应放的位置,如不能将锅或水壶准确地放在炉灶的火眼上,因放偏而致锅或水壶歪倒掉到地上。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也可见于早期。至中期,甚至在自己家中也发生定向障碍,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不知哪个床是自己的。在简单的图画测试上,患者不能精确地临摹立体图,中期以后连简单的平面图也难以画出。在日常生活中有明显穿衣困难,拿起衣服不能判断其上下和左右,如鸡心领穿反了,裤子穿反,甚或将裤腿当上衣的袖子。
3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大脑高级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在自发言语中,明显的找词困难是首先表现的语言障碍。由于口语中缺乏实质词而成为不能表达意思的空话;或在找词困难时,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说不出的词而成赘语。早期虽有找词困难,但物品命名可能正常,列名受损则是老年性痴呆早期的敏感指标。随病情发展,自发言语愈益空洞,命名不能也愈益明显。首先是少用名词的命名能力受损,随后对常用物品名称和亲属的名字也出现命名不能,与命名不能的同时出现错语。
老年性痴呆患者言语的发音、语调及语法结构相对保留至晚期,而语义方面则进行性受损。随痴呆发展,语言的实用内容逐渐减少,且不适当地加入无关的词汇和变换主题。家属常称之为"说话东拉西扯",以致虽喋喋不休,听话者却不能从其谈话中理解其连贯思维,甚至不能表达任何信息,是老年性痴呆患者自发言语的特点。与此同时,听理解严重障碍,常答非所问,交谈能力下降,以致不能交谈,进而出现模仿语言和重语症,最后患者仅能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终至缄默。在病的大部分过程中,产生言语的机械部分仍正常,发音与其他初级运动一样不受损。随病情发展至后期才发生口吃和(或)含糊的咕噜声。
4书写困难
书写困难常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出现。因书写困难致写出的内容词不达意,这可能是引起家属注意的首发症状(如写信)。研究认为书写错误或失写与远记忆障碍有关。随病情发展出现大量错写(笔画似汉字,但笔画错误,甚至是不存在的新字)。至病程中后期,患者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自己的名字。
5 失用和失认
检查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失用和失认是很困难的,难以将其失用和失认与由于失语、视空间技能障碍和遗忘所造成的无能区别开。约1/3的患者有视失认。面容认知不能者,不认识亲人和熟悉朋友的面貌。自我认知受损可产生镜子征,患者坐在镜子前与镜中自己的影像说话,甚至问自己的影像"你是谁"。
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表现为两型失用:观念性失用是不能以手势正确地做出连续的复杂动作,如装烟斗、划火柴、点烟。意想运动性失用是不能按指令做出可自发做出的动作,如每天早起患者会用牙刷刷牙,但不能按指令要求做刷牙动作。失用常见于中期,即在记忆和语言障碍已明显出现之后和运动不能明显之前。患者表现为已熟练掌握的技能丧失,如原来会骑车、游泳,病后不会了,严重者不会使用任何工具,甚至不会执筷或用勺吃饭。
6 计算障碍
计算障碍常在老年性痴呆的中期出现,但在早期即可能表现出来,如购物不会算帐或算错了帐。计算障碍可能是由于视空间障碍(不能正确列算式);或因失语,不理解算术作业要求;也可能是原发性计算不能。严重者连简单的加、减法也不会计算,甚至不认识数字和算术符号,也不能回答检查者伸出的是几个手指。
7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
老年性痴呆患者均可在早期出现判断力差、概括能力丧失、注意力分散、失认和意志不集中。在痴呆早期,尽管有明显的记忆障碍、语言空洞、概括和计算能力有损害,但患者仍继续工作者并非少见。这种情况或是由于很熟练的工作,每日只是简单地重复,但如发生新的情况,或向其提出新的要求时,其工作无能才被发现;或是其记忆减退,工作虽有差错由于被周围同事谅解而继续工作。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着记忆力减退,逐渐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定向力、理解力的不同程度的减退。与老年性痴呆相比较不同的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可出现智能的全面减退直至完全丧失,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减退是呈"斑片"性的,有人观察到最常见的是时间定向力、计算力、近记忆力、自发书写及抄写能力降低,其智能衰退并非是全面性的。而由于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根据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一般来说,位于左大脑半球皮层的病变,可能有失语、失用、失读、失书、失算等症状;位于右大脑半球的皮层病变,可能有视空间觉障碍;位于皮层下神经核团及其传导束的病变,可能出现相应的运动、感觉及锥体外系障碍,也可出现强笑、强哭的症状,有时还可出现幻觉、自言自语、木僵、缄默、淡漠等精神症状。
8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碍
在老年性痴呆早期,尽管有隐袭的智能衰退,但人格和社会行为仍可能明显地完整。由于这些行为保留,患者仍能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常使他人低估或原谅患者的无能。情感淡漠常早期出现,患者常有一种面部的愚蠢像。实际上,精神功能性精神症状也可见于早期,患者表现出躁狂、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以往较多注意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忽视精神病性症状,实际上,精神障碍可能更突出。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以及有哪些精神症状,可能反映了老年性痴呆的不同亚型,也可能间接反映老年性痴呆在遗传方面的差异。这些情况提示老年人以精神功能性精神障碍为主且病程短者,应考虑为老年性痴呆的可能,避免将以抑郁、躁狂,行为障碍(攻击、乱跑)为表现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误送入精神病院治疗。
9运动障碍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运动早期常表现正常,至中期则表现为过度活动的不安。如无目的地在室内来回走动,或半夜起床,到处乱摸,开门、关门、搬东西等。随之本能活动丧失,大小便失禁(小便不易控制可能出现早些),生活不能自理。虽然老年性痴呆患者直到晚期才出现运动障碍,但肌张力增高并非少见,即使是轻度和中度的痴呆患者,大多可表现锥体外系体征:如出现累及上、下肢及颈部的肌强直,运动减少,震颤,异常的屈曲姿势。当患者智能减退不突出或被忽略且已出现锥体外系体征时,易与帕金森病在诊断上发生混淆。至疾病晚期,逐渐出现锥体系统症状与体征和锥体外系症状与体征,或原已有锥体外系体征加重,最后呈现强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瘫痪。智能全面衰退,对外界刺激无任何意识反应,表现为不动性缄默。
根据上述疾病信号,临床诊断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高级神经功能检查,常结合痴呆量表测定。常用的量表有精神状态简易速检表(MMSE)、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以测定病人智力障碍的程度,再应用Hachinski缺血量表鉴别痴呆的类型。此外,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脑电图、头颅CT和MRI、脑血流测定(r-CBT\SPECT)及血液生化检测等进一步加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期尽早、正确、积极的治疗痴呆,尤其是那些可治性痴呆。
老年人记忆的特点
(2002-07-11 09:15:10)
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们对于感知过、体验过或操作过的事物印象,经过加工保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提取出来的过程。它是心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的记忆活动随年老而发生变化,过去人们对此存在一种悲观论点,认为记忆随年龄而减退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有些疾病(如痴呆)对记忆会产生影响,引起记忆障碍,其性质或程度都与正常年老化不同,必须区别看待。
2. 记忆的病理性变化
(1) 记忆与躯体健康有关。病理性老化是由疾病引起,属于异常的老化,它往往是某些疾病常见的和较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例如: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表现明显的记忆障碍,它可以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记忆的病理性老化在程度上远远比生理性老化严重,而且往往是不可逆转的。阿尔茨海默病人(老年性痴呆)不但次级记忆受损,而且初级记忆也明显受损。
但是,记忆的正常年老化和病理性老化之间有时难以区分其性质,尤其在疾病早期更难鉴别,因为在记忆年老化过程中,个体差异很大,造成对老化的性质不易及时划清界线。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和临床上定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病人不仅仅近事记忆减退,而且远事记忆也发生障碍,并且即使给予提示,对方仍然无法回忆,这表示记忆已全面出现减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记忆减退速度加快,记忆障碍表现日益严重。例如:做饭经常忘记最后关炉火、回家不认得路或不认识熟悉的人等等,严重影响人身安全和干扰日常生活,致使生活无法自理。这时应立即就医,给予治疗。
(2)记忆与心理健康有关。有些精神疾病也会引起记忆障碍。例如:抑郁症患者表现对新信息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所减退,对悲伤的信息记忆敏感性增加,感到无助和无望,而对重要信息却容易忽略,信息加工能力减退,运用有效策略较少,注意力下降,因而严重影响记忆。但这些变化往往并不肯定,而且是可逆的,当疾病治愈后,记忆成绩得到改善。
3. 老年记忆的可塑性
老年人的记忆减退与很多因素有关,记忆的正常年老化是可以延缓和逆转的。如果采用适当的干预措施(如:记忆训练),学会利用策略,改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提高记忆能力,这表明老年记忆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