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由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由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一句民谚,原先不是来之于民间,而是来之于官府。北宋京都开封盛赞苏杭曰:“苏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宫。”后金兵南犯,宋王朝偏安江南,“地上天宫”地说法也随之南下传开。民谚的特色是口口相传,边传边改,直至范成大编写《吴郡志》时,已变成“天上天堂,地下苏杭”。民众在流传中,觉得此两句不顺口,又加以改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因没有比这两句更好的了,故至今留在人们嘴边而乐道。

元初词作家周卿把这两句民谚引入他创作的词中,如《曲调蟾宫曲》中就有“西湖烟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尾尾相衔画坊,尽欢声日不笙簧。……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艺人四处演唱,这两句民谚自然更好地传遍四面八方。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