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開顱手術有嚴重傷害腦部神經;影響會久一點;如果是短暫時間之記憶喪失,並沒有什麼妨害,不用擔心;若是有持續影響,應該找神經內、外科醫師治療。 復健病人若能早期施予復健,將可縮短復元時間,增加功能回復的機率。積極的復健通常始於病人病況穩定時。手術後的最初幾個月內是功能恢復最明顯期,而復健的目的在預防畸形增進病人運動. 言語. 認知及其他受損的功能,協助病患重拾自主能力. 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達到恢復日常生活自我照顧的目的。 在照護上可以運用下列技巧協助:
(一).有效的溝通與理解
1. 給予足夠的時間表達,儘量避免打斷對方。
2. 讓對方感到受尊重並給予肯定。
3. 避免批評或糾正對方所說的。
4. 使用簡短.簡單及患者熟悉的用語與句子。
5. 以答案代替問題,或者直接將物品名稱說出,儘量少用容易造成患者誤解的用語或說法。
6. 若口頭說明不易理解時,可將事情寫下來。
(二).環境的舒適與安全
1. 注意家電使用上的安全,以避免觸電。
2. 浴室內使用止滑地磚及扶手,以避免跌交或滑倒。
3. 控制水龍頭熱水的溫度,以避免燙傷。
4. 避免使用玻璃門或落地窗,以免患者認為是一個開著的門而發生意外。
5. 若庭院環境安全,鼓勵患者從事戶外活動(散步、種花…)。
6. 利用環境中的事物,如照片、雜誌、音樂等,引發患者興趣而主動參與活動,增進其恢復記憶。
(三).注意遊走行為
1. 隨時留意患者狀況,防止其弄不清楚方向而迷失。
2. 在居住出入口置感應裝置,當患者通過時可發出警訊,提醒同住者。
3. 對於害怕被遺棄.方向錯亂的患者,應多予關懷鼓勵與支持。
4. 鼓勵患者參與活動或運動,以減輕焦慮不安狀況。
5. 讓鄰居能瞭解患者狀況,發現患者走失時能代為幫忙或留意。
(四).注意個人衛生及日常生活作息
1. 注意沐浴之安全,防止跌倒或燙傷。
2. 選擇簡單舒適的衣服,使用黏貼式的扣帶與不易滑的鞋子。
3. 讓患者穿著容易穿脫的衣服。
4. 一段時間就主動提醒患者去上廁所。
5. 減少睡前喝水,以免半夜上廁所發生危險。
6. 對於有失禁患者應耐心待之,並顧及其尊嚴,減輕其尷尬不安的情緒。
7. 鼓勵患者自己使用餐具進食。
8. 留意患者是否有被食物嗆到的可能或徵兆。
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