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看到「USB」这个字眼,各软、硬件也都宣称支持 USB,到底什么是 USB?我们现存的计算机接口设备或电器中,有什么可以支持 USB?要如何使用?实用有多高在Microsoft推出 Windows 98时,最常被大家谈论的新功能,大概就属 AGP与 USB了。 AGP是显示专用总线,可以改善一些显示效能,而 USB则可以连接许多周边。
USB(Universal Serial Bus),一般称为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为了解决接口设备各自为政的连接方式与易于使用而设计。许多的计算机使用者在计算机前面使用可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眼不见为净,最多只看到鼠标与键盘连接线。但是一旦到了计算机的背后,看到那么多种线可能就傻眼了,最少有电源线、显示讯号线、印表机连接线、调制解调器与喇叭等,除了连接时需要花点时间去辨别外,将计算机背后的这些杂七杂八的线整理起来也是相当累人,不管怎么整理,看起来还是很难看,有时就会想,若只有电源线就好了,全部改用无线方式那该有多好!当然那是未来最好的情况,目前最好的方式,便是将所有连接线加以简化,让使用者能够轻松使用。
所以数年前,由 Compaq、DEC、IBM、Intel、 Microsoft、NEC与Northern Telecom共同推出USB 的规格,就是想将计算机背后的连接线减至最少,并且让使用者很容易使用,并且让许多不同的接口设备都可以使用相同的连接线,简化各种连接的电缆线。仔细看一下他们所制定的规格,可以发现倘若这些周边全都采用USB,似乎真的可以达成上述的各项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USB的规格,从 Universal Serial Bus的字眼间,可以大约了解到 USB的数据传输方式是采用串行的方式,有点类似 RS-232C的方式。采用串行的方式,最主要是可以降低使用的讯号线数目,并可让讯号传递较远的距离。所以USB 的连接线内部就仅有四条线,其中二条是+5伏特与地线,另外二条则是资料线,长度最长可以达到5公尺。
为了达到可以连接各种不同接口设备的目的, USB最多可以连接127个设备,这个数量是相当吓人的,对一般普通的使用者来说,这个数量是备而用不上的,可以用到10个就已经少见。不过有没有人想过,如果真的接到那么多周边,那些连接线也是够多的。USB的规格设计上,想要连接那么多个接口设备时,就要有USB HUB的设计,可以方便连接周边。所谓的 HUB就和网络的 HUB功能类似,都可称为集线器,而且集线器与集线器间可以再串接,以方便安装更多数量的设备。在未来使用者最常看到 USB集线器将会现在显示器或键盘上,以方便连接在桌上的设备,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单独的集线器。
USB最初设计的目的,只是要连接各种不同的接口设备,并且针对中、低速的接口设备,所以 USB 的传输速度并不高。USB有二种传输速率,第一种是全速模式,最高的传输率可达到12Mbps,第二种则是低速模式,传输速率有 1.5Mbps。低速模式只有少数的周边会使用,而它唯一的好处是电磁干扰(EMI) 较低。所以 USB全速的传输速度比起现有的串行埠 (标准是115200bps)可算是相当的高,不过当周边连接很多时,整体的效能可能会下降。另外,USB在使用上还有一点很方便,就是支持热插拔,若操作系统已经安装过装置的驱动程序,就可以在系统运行时,直接安装或移除,不像许多设备必须将系统电源关闭,或是操作系统重开才能使用,让使用方便性增加不少。
USB的支持性可分为硬件与软件二方面。在主机上,一般PC个人计算机从Intel VX芯片组开始支持,到了现今各家系统芯片组几乎全部都有支持 USB的功能。比较麻烦的部分是操作系统,因为 USB有许多功能都要操作系统的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若操作系统不支持,那 USB的设计就如同废物。以目前最多人使用的Windows 9X为例,其实在Windows 95 OSR2就可以加上USB的支持,只是许多使用者都不晓得可以加或是不会用,加上许多接口设备生产者对于 USB的市场尚未完全看好,所以使用者与产品并不多。但是新推出的之Windows 98内部即有支持 USB功能,相信不久应该就会有大量的产品出现在市面上。目前会看到采用 USB的设备有鼠标、键盘、摇杆、喇叭与显示器等等,其中显示器的部分是用来设定显示画面,而不是直接用 USB传送显示资料,而且显示器上可能会建有集线器的功能。另外还会采用 USB的周边,如数字相机、扫瞄器、打印机…等等将也会陆续出现。在可见的未来中,各种中、低速的设备将都会采用 USB做为传输接口。
使用 USB的设备很简单,以目前Windows 98内建有支持 USB的设计,只要使用者插上新的装置,它会立即侦测出来,并且会自动安装所需要的驱动程序,当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操作系统根本不必先关闭、重新激活,新的设备立即可以开始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串行接口也颇受人嘱目,那便是 IEEE 1394,简称 1394。它是比较高速的传输接口,以应用在储存媒体或视讯方面。不过目前在硬件系统支持上似乎还很少,要看到它出现在主机板上成为标准配备,可能还要好一阵子。
1394的全称是IEEE 1394,像USB一样,它也是一种接口标准,可以用来连接符合IEEE 1394接口1394卡的全称是IEEE1394 Interface Card。这一接口技术是由老牌的电脑厂商苹果公司率先创立的,苹果公司称之为Firewire,所以很多人也习惯叫1394卡为火线卡。其初衷是把它作为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界面。1995年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把它作为正式新标准,编号1394,这就是IEEE1394这个名字的由来。不同的公司对1394接口技术也有不同的叫法,源于各自厂商注册的商标名称不同而已,例如Sony 称之为 i.Link,Texas Instruments 称之为 Lynx等,实际上都是一种东西。
一、什么是USB?
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PC机带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PC机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 98中内置了对USB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上USB设备的日渐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
这几年,随着大量支持USB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SB逐步成为PC机的标准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机(host)端,最新推出的PC机几乎100%支持USB;而在外设(device)端,使用USB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杆、磁带和软驱、图像设备、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
USB设备之所以会被大量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热插拔。这就让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不需要重复“关机à将并口或串口电缆接上à再开机”这样的动作,而是直接在PC开机时,就可以将USB电缆插上使用。
2、携带方便。USB设备大多以“小、轻、薄”见长,对用户来说,同样20G的硬盘,USB硬盘比IDE硬盘要轻一半的重量,在想要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时,当然USB硬盘会是首要之选了。
3、标准统一。大家常见的是IDE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标键盘,并口的打印机扫描仪,可是有了USB之后,这些应用外设统统可以用同样的标准与PC连接,这时就有了USB硬盘、USB鼠标、USB打印机,等等。
4、可以连接多个设备。USB在PC上往往具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4个端口的USB HUB时,就可以再连上4个USB设备,以此类推,尽可以连下去,将你家的设备都同时连在一台PC上而不会有任何问题(注:最高可连接至127个设备)。但是,为什么又出现了USB2.0呢?它与USB1.1又有何区别?请别急,下面就会谈到了。
IEEE1394总线是一种目前为止最快的高速串行总线,最高的传输速度为400Mbps/s。对于各种需要大量带宽的设备提供了专门的优化,接口可以同时连接63个不同设备,IEEE1394同USB一样,支持带电插拨设备。IEEE1394支持即插即用,现在的WIN98 SE、WIN2000、WIN ME、WIN XP都对IEEE1394支持的很好,在这些操作系统中用户不用再安装驱动程序,也能使用IEEE1394设备。
火线(IEEE1394)支持的传输速率有100Mbps,200Mbps,400Mbps,将来会提升到800Mbps,1Gbps,1.6Gbps。不需要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等传输,最大连线4.5米,大于4.5米可采用中继设备支持,同样支持即插即用。火线是目前唯一支持数字摄录机的总线。IEEE1394既可作为外部总线,又可成为内部总线使用,不过由于已经有了PCI这样历史悠久的总线存在,而且现在PCI正向64位过渡,各厂商并不愿意做总线上的调整改动,所以市面上的IEEE1394是作为外部总线连接外设使用。
它的缺点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应用少。现在支持IEEE1394的设备也不太多,只有一些数码相机与MP3等一些使用高带宽的设备使用IEEE1394。其它的设备其实也用不了那么高的带宽。IEEE1394总线需要占用大量的资源,所以需要高速度的CPU。
参考资料:http://tech.tom.com/hardware/usb20.html;http://tech.sina.com.cn/digi/2004-07-24/***********.shtml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序列匯流排连接埠
一個可让您连接及菊鏈连接(daisychain)usb 週边装置,而且不需要佔用珍贵系统资源的高速序列匯流排。您的电脑有三個连接埠可以使用。
IEEE1394埠
电脑的ieee 1394 连接埠可让您连接支援ieee 1394 的装置,像是摄影机或数位相机。
参考资料:http://www.enet.com.cn/eschool/includes/zhuanti/book/manual/zhengji/bijiben/acer/09/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