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的真正含义
刚在网上浏览新闻时读到一段文字,说是“七月流火”是说“天要凉了”,而不是说“天真热”,我大惊,我愕然!赶紧在狗狗上搜来《诗经》上这一首诗来读: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又读了一篇有关的文章,文章这么说:
“七月流火”的“火”指的是大火星。火星是一颗大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所以才由此得名的吧。
“流”是一个动词,这里指星的往西运行,落下。
“七月”,指的不是阳历七月而是(豳历)农历七月。在农历里,一二三月表示的是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到十二月是冬季,所以农历七月恰恰是由夏入秋的时节。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春分点的缓慢移动,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时代里谈及的“流火”如今在中原地区观察,大约是农历八月时候的事情了。
这篇文章解释得备详备细,我也是受教颇深。没想到这一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不知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呢还是缘于自己的无知呢?于我,我承认是自己的无知。我一直以为此词是用来描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燠热呢。孤陋之人难免寡见啊。
“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它的真实含义,并不是说七月的酷暑炎热,而是与一种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即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意思。
“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绕太阳运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七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有七月流火之说.
,“七月流火”中的“火”,不是指高温烈焰的“火”,而是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二”(又名大火),也就是西方星座中天蝎座的α星。天蝎座相当于我国二十八宿的房、心、尾三宿。如果这几天夜空晴朗无云,晚上21时左右我们就可以看到南中天上巨大的天蝎座,心宿是在中间的三颗星,其中心宿二特别明亮,很好辨认。《吕氏春秋》记载,季夏之月,“昏心中,旦奎中”,意思是说:农历六月,初昏(太阳落山二刻半)时,心宿升到了南中天的位置;平旦(太阳升上地平线前二刻半)时,奎宿(双鱼座)升到了南中天的位置。“七月流火”的意思就是,七月初昏时,心宿已经过了南中天的位置,往西偏斜了,因此叫作“流火”,流者,下也。可见,“七月流火”时,孟秋之月已经到来,“充满热情的天气”已经过去了。
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转凉,而不是天气很热象火烧。
“火”有着特殊的含义,是指“大火”,它是天蝎座的一颗亮星——天蝎座α,我们称之为心宿二,中国天文学是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的主星。心宿与西邻的氐宿,东邻的尾宿形成一个蝎子形,夏天夜晚在南方天空很容易看到它。老百姓通常把这一群星叫蟹子星,大火是蟹子的身子的中心星,最亮。从春天夜晚从东方升起,到夏天它已通过南半天空而西斜,快要下山了。它扫过南部半个天空,像流星流过天空,所以说“流火”。火一流过,秋天就要到了。
那时候的“七月”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公历8、9月。这首诗其实应该理解为大火(心宿二)向西方移动,寒冷的季节就快要来到了。正如天狼星可以昭示尼罗河一年一度的泛滥,心宿二也是一样。所以,“七月流火”并不是指炎热的天气,而是指天气逐渐转凉。
这个说法应该是起于朱熹《诗经集传》:“此章首言七月暑退将寒,故九月而授衣以御之。”
就象火一样热,很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