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是不是越厚越好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强化木地板作为一类新型的铺地材料,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市场也不断发展、成熟。强化木地板在最初推向市场时,只有5.5—6mm厚,经过人们使用之后,发现这类地板由于厚度太薄,只适用于展会等临时性场所铺装,而对于家庭和公共场所则显得不够结实。此后,随着生产设备、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结构(锁扣)的改进,同时在产品厚度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8mm厚强化木地板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也不断推出许多新型强化木地板,加厚的强化木地板即是其中一种,由于加厚的强化木地板在外观、舒适度上更趋近于实木地板,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一经推出,立即为市场所接受。

但是由于其在厚度上的差异,导致价格上的不同,同时业内也出现了围绕产品加厚与不加厚,其功能、质量问题等的争论。那么强化木地板加厚到底是“强”还是“弱”?我们认为,对于强化木地板而言,不应单纯从厚度方面来衡量地板的好坏,而应从科学辨证的角度来理性认识地板厚度与其产品结构、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强化木地板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材质量。强化木地板加厚,自身的抗弯曲强度有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加厚,地板的榫舌变厚,榫槽变宽,进一步改善了锁扣式榫槽尺寸的加工质量,有效避免高低差和拼接离缝等缺陷;提高连接强度,不易变形,使产品铺装后更加稳定、耐用,而且脚感更为舒适,迎合了广大消费者追求实木效果的需求。

目前市场主要有两种加厚的强化木地板:一种是在8mm厚的地板背面加贴一层2mm左右的软木,形成约10mm的加厚地板;另一种就是以12mm厚的基材生产的加厚地板,这类地板占加厚地板的绝大多数。于是有人提出:地板厚度是不是越厚越好?为什么厚度不是9mm、10mm、11mm或13mm、14mm、甚至更厚,而大多数厚度在12mm?我们认为,这种提法有点走极端的倾向,过于偏激。如果市场有需求,在价格上消费者能够承受,我们也不反对,况且实木地板的厚度都在15mm、18mm,实木复合地板厚度也多在12mm、14mm、15mm。强化木地板欧洲标准(EN13329)中也并没有明确规定强化木地板的厚度范围要求。我们知道,强化木地板基材是高密度纤维板,8mm、9mm、12mm等厚度是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厚度规格中的标准模数,强化木地板是在中密度纤维板产品基础上进行深加工而成的一种产品。既然选择加厚,9mm厚仅比8mm厚1mm,没有本质区别,意义不大。而10mm、11mm、13mm、14mm又不在其标准规格模数之列。因此选择12mm厚符合中密度纤维板现有的规格模数要求,即使不作为地板基材,也可作为普通高密度纤维板使用,对纤维板生产企业的利益没有太大影响。

至于说强化木地板加厚,如果用作地热地板,是否会影响地热地板的导热效率?这其中涉及到导热系数问题。导热系数表示物体以传导方式传递热量的能力,它代表在物体单位厚度(或长度)上,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从(木材学)木材的热学性质来看:木材物质的导热系数在0.25~0.34千卡/米小时度之间,比木材的导热系数(0.07~0.2千卡/米小时度之间)大得多。虽然理论上导热系数与厚度成反比,(这主要是针对金属、陶瓷等导热体而言),但中密度纤维板作为木质人造板材,属于典型的木材物质,对于木材物质来说,与木材一样,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系数受热流方向、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尤以密度和含水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南京林业大学早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中密度纤维板的导热是各项同性的,制品密度大,温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小。强化木地板以高密度纤维板为基材,厚度变化并不会影响到材料导热系数有明显变化,密度的影响更为关键。因此,在地热地板允许的厚度范围(不超过14mm)内,从8mm到12mm,适当提高强化木地板的厚度,并不影响地热地板的导热效率。

对一个好的产品来说,其内涵包括质量、安全、健康、卫生、环保、个性化和人性化等,缺一不可。强化木地板作为一种终端产品,直接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不管是普通8mm地板还是加厚的地板,如果能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给消费者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就是一种好产品,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也不是说强化木地板的厚度越厚越好,过厚的地板会造成原材料消耗上升,浪费资源和能源。对这点就不作太多闸述,相信众位业内人士都很明了。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