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为什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應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此話出自《論語‧述而》,意謂君子處事明達磊落,不憂不懼;而小人則理虧心虛,經常心緒不寧。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是孔子关于君子形象的一个著名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即“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这里作为君子对比的是“小人”,这里说的小人并不是指坏人,而是有些缺陷的普通人。

语出《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语出《论语述而》。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