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毒菌中毒?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年年防止蘑菇中毒,年年出现蘑菇中毒。每当夏秋季节湿润多雨,正是采集野生蘑菇的好时机,人们到山林、草原、旷野等处采集蘑菇。在野外条件下,由于蘑菇种类繁多,形态特征相似,如果误食了毒菌,就会造成呕吐、腹泄、剧烈恶心、流口水、流泪、昏迷、出虚汗、抽风、全身痛痒发紫、神经失常,甚至死亡。因此不能随便采食不认识的蘑菇,必须找有实践经验的人识别之后,方可食用。现选常见的部分极毒种类或有典型中毒特性的蘑菇介绍如下。

一、致命的毒蘑菇

1、白毒伞 形态与毒伞相似,整体乳白。菌盖宽约10厘米,菌柄较细长。白毒伞分布较广,此种类极毒,人误食50克左右,就会致命。

2、鳞柄白毒伞 整体乳白或褐色,菌盖宽大且厚,菇柄似鱼鳞状,较细长。多分布在湿润的山林之中,此种类极毒。

3、肉褐鳞小伞 一般菌盖5厘米左右,且褐色鳞片,有菌环但无菌托。此菌分布在山林、草原、旷野、溪边,近年曾引起大量中毒。此菌毒性大,潜伏期长,死亡率高。

二、精神反常的毒蘑菇

1、花褶伞 是生长在粪堆上的蘑菇。菌盖小,呈半球形,菌柄细长可达16厘米,菌褶黑色,常有浓淡相间的花纹。中毒后,表现精神反常,大声狂笑,严重时说话困难或昏迷不醒。这类蘑菇北方称狗尿苔,南方称笑菌。

2、毒蝇伞菌 体含有使苍蝇致死的毒素。菌盖最大至20厘米,鲜红至橙红色,具白色颗粒状鳞片。菌柄、菌环及菌托纯白色。在林区均有分布。误食产生如醉似痴的感觉。—般中毒后6小时发病。

3、玫毒伞 类似毒蝇伞,分布广,误食出现胡言乱语、昏迷或幻视。菌盖约10厘米,表现褐色被白色小疣,也叫白芝麻菌。

4、墨汁鬼伞 多生长在林中,路旁、草地上、丛生。食后可轻度中毒,特别与酒同吃,最易中毒,中毒后可引起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跳加快、耳鸣虚脱、发冷。

三、呕吐、腹泻的毒蘑菇

1、毒粉褶菌 在我国南北地均有分布。中毒后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能致命。

2、毒红菇 形态小实体大,亦名呕吐红菇,分布各地,菌盖珊瑚红色,宽约9厘米,表皮易剥离,边缘有条棱,味麻辣。误食病急,呕吐腹泄,面部肌肉抽搐,甚至死亡。

3、白乳菇 色泽多样,形小体大,菌盖、白色、光滑,菌褶与孢子白色,乳汁白色,菌柄通常短,食时很辣,食后呕吐。

四、怕见阳光的毒蘑菇

1、胶陀螺 别名猪嘴,是生长在林中的木生菌。新鲜时柔软、有弹性、味美,分布广。近年发生中毒较多。食后脸部红肿、发痒,火烧似的疼痛,尤其怕见阳光,暗处则可减轻痛痒。

2、鹿花菌 是形态特殊的菌类。误食后常出现急性溶血、血尿,面部红肿、发痒、疼痛,阳光晒时,病情加重,严重时2天死亡。

由简易的生物化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鉴别蘑菇的有毒成分,达到预防蘑菇中毒的目的。例如,在一小块报纸上,涂上鲜蘑菇捣碎压出的汁液烘干后,在纸上滴一滴浓盐酸,如果在1—20分钟内,呈现蓝色,就是含有毒伞肽。含有毒伞肽的毒菌有白毒伞、鳞柄白毒伞、肉褐鳞小伞等多种。如果滴上盐酸后,立即呈现红色或半小时后又变为浅蓝色,则是含有色胺类毒素的柠檬黄伞等毒蘑菇,此外,如鳞柄白毒伞菌内遇到氢氧化钾变金黄色,毒伞遇到硫酸呈青紫色,豹斑毒伞呈橙黄色等

参考资料:http://www.xxptt.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