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艾森豪威尔诞生于一个德国移民后裔的基督新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家庭,青年时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到陆军总参谋长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将军的提拔,先后担任过美国驻欧洲战区司令以及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在组织协调涉及各种不同国家利益的盟国军队的方面他极具才能,精于计划,处事果断,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于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接替退休的马歇尔将军任陆军参谋长。他还曾一度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48年-1952年)。1950年~1952年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890-1969) 美国第 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

1915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到步兵团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留在国内任科尔特坦克训练中心主任。1922年赴巴拿马运河区执勤。

1925年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7年入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28年随“战争纪念委员会”赴法工作一年,回国后在陆军参谋部工作。

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随麦克阿瑟去菲律宾任助理军事顾问,帮助组建菲律宾军队。

1939年欧战爆发后回国,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因工作成绩优异,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1941年 9月晋升准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 1942年 3月改任作战处处长。他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主张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抄近路攻入德国。

1942年 6月,被罗斯福选任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从当年 11月起,先后担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相继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登陆,很快结束了北非战事,并迫使意大利投降和对德宣战。

1943年 12月,艾森豪威尔受命担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1944年 6月,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又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境,并直捣德国腹地。同年 12月,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善于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合为一体,协调行动、共同战斗。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

1945年11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 2月退役,一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1950~1952年重新服现役,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1953~1961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他在任内继续推行杜鲁门的“冷战”政策,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9年 3月 2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 79岁。著有回忆录《远征欧陆》、《授权变革》和《争取和平》等书。转自燃烧的岛群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又常被昵称为艾克(Ike),(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

艾森豪威尔诞生于一个德国移民后裔的基督新教再洗礼派门诺会信徒家庭,青年时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到陆军总参谋长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将军的提拔,先后担任过美国驻欧洲战区司令以及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在组织协调涉及各种不同国家利益的盟国军队的方面他极具才能,精于计划,处事果断,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于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接替退休的马歇尔将军任陆军参谋长。他还曾一度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48年-1952年)。1950年~1952年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1952年他退出军界,参加竞选总统成功,并连任两届。他任职期间美国社会经历了战后安定、繁荣的时期,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提出干涉中东地区事务的“艾森豪威尔主义”。继续推行冷战政策,推崇大规模报复战略,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他成为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支持所有反对苏联的政权。1953年访问当时佛郎哥独裁统治下的西班牙。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到台湾后,他是唯一一位任内访问台湾的美国总统。他在国内种族不平等的问题上,反对民权,加深了种族隔阂。

艾森豪威尔于1961年离任。1969年3月28日,他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79岁。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