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活动的一般概况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寒潮活动的一般概况

我国冬半年的全国性寒潮平均每年约有3-4次,还有约2次仅影响长江以北的北方寒潮或仅影响长江以南的南方寒潮。但各年之间差异很大,全国性寒潮多者达五次,少者一次也没有。但是一般强度的冷空气则活动十分频繁,冬半年平均每3-4天就有一次冷空气活动。

寒潮活动的年变化也很明显。3-4月是寒潮活动额数的最高峰,11月是次峰。这是因为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西风带环流处于转换期内,调整和变动都很剧烈,特别是春天,低层比高层增暖大得多,有助于地面低压强烈发展,从而促使风力增强,温度变化也剧烈。隆冬季节,虽然冷空气供应充足,活动频繁,但是天气形势变化较小,因而南下的冷空气往往达不到寒潮的强度。

全国性寒潮一船于9月下旬开始活动,一直到第二年5月才结束。每一次寒潮从爆发到结束(移出我国),约需要3-4天,但也有一些寒潮,待冷锋过后,北方又有一股更冷的冷空气补充南下,气温持续下降,这样总的历时可达7-10天。

寒潮冷空气堆的厚度可达7-8公里,向东南或南方爆发时,冷空气堆就以扇形向东南或南方扩展。

寒潮是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因而寒潮侵袭时,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降水天气现象。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寒潮天气也有不同。冬半年,寒潮天气的突出表现是大风和降温。大风出现在寒潮冷锋之后,风速一般可达5-7级,海上可达6-8级,有时短时出现12级大风,大风持续时间多在1-2天。大风强度以我国西北、内蒙古地区为最强,在我国北方为西北风,中部为偏北风,南方为东北风。

寒潮冷锋过境后,气温猛烈下降,降温可持续1天到几天。西北、华北地区降温较多,中部、南部由于冷空气南移变性,降温有所减少。降温还可引起霜冻、结冰。

降水主要产生在寒潮冷锋附近。在我国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雪。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分较多,降水机会增多,尤其当冷锋速度减慢或在长江以南准静止时,能产生大范围的时间较长的降水。春、秋季时,寒潮天气除大风和降温外,北方常有扬沙、沙暴现象,降水机会也较冬季增多。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