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失海外的甲骨片有多少?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都是无法统计的事情.

近年来,在甲骨学、汉字学以及汉字信息技术的深度开发,成为世界性显学的同时,古汉字和汉字学的发祥地河南,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海外汉学家们朝圣般观光考察。

位于华夏腹地的河南,曾经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中国历史早期夏商周文明发展的高峰汇合在此,与其相伴随的还有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长河。

河南不仅是史书中记载的皇帝史官仓颉“造字”的地方,还是秦代李斯作小篆,“字圣”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故乡,是中国传统文字学的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还涌现像董作宾、孙海波、朱芳圃等享誉海内外的古文字学名字。

近百十年来,河南是中国早期古汉字资料的主要出土地,如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陶石契刻符号,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一种人类文化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

河南境内还大量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陶文、玉石文、盟书、简册、古玺文、古币文,还有传世汉魏石经文字、汲冢竹书以及大量的历代碑石文字资料珍品。仅数十年来殷墟出土的10余万片甲骨文和1800余件带有铭文的中原出土青当作药材贩卖;其价值为世人所识后,在新中国成立前又被西方的文化掮客以各种名目大量收购而去。据不完全统计,安阳小屯出土的10万多片有字甲骨,流失海外的就有26700片,遍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法国、俄罗斯、比利时等12国,其中日本所藏甲骨多达12443片。

为了对河南历年出土文字及至几千年来的汉字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不久前,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决定在河南安阳兴建一座国家级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与此同时,“字圣”许慎故里漯河市政府积极筹办即将在9月召开的“首届许慎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并提出全面开发许慎文化资源的规划,有望通过“字圣苑”和“汉字馆”大型文化工程的立项,逐步把许慎的家乡开发成全国性许慎文化研究、许慎文献资料和汉字文化圣地旅游的中心。

近年来一直为中国文字馆和汉字馆的建设奔走呼吁的河南省文字学会长、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说,通过漯河“字圣苑”、“汉字馆”和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联手开发建设,河南将形成一个全方位展示古文字学、《说文》与与中国文字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文化、汉字印刷与汉字信息开发等各个知识层面的文字大观园,成为对世人进行中国文字和爱国主义素质教育的基地。

中国流失海外的甲骨片有30000片.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