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位于国境北部,海拔2852米,虽然临近赤道,但因地势高峻,
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基多原为古老的印第安人城市,是印加
帝国北部疆土的首都,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1979年被联合国教育、科
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在古代,印第安人的基图部族曾在这里生活,基多这个名称便是从“基图”演变而
来的。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建立“基多王国”,公元15世纪末已成为印加帝国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中心。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这里。1830年厄瓜多尔独立后定为首都。
基多市分为新城、旧城两部分。西南部是旧城区,这里街道狭窄,路面为鹅卵石铺
砌,弯弯曲曲,有的坡面陡峻。街道两侧的房屋多为白色或天蓝色粉刷的,临街的阳台
显示出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筑风格,众多的尖顶或圆顶的教堂耸立在一片低矮房屋
之上,十分引人注目,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韵。新城座落在北部,这里街道宽阔笔直,
现代化高层建筑林立,别墅、公园点缀其间,马路上车水马龙,显示出现代化都市的景
象。城市四周的山腰上林木苍翠,碧草如茵,鲜花竞开,城区东西两侧的皮钦查火山峰
海拔4700米以上,峰顶白雷皑皑,银光闪烁,景色壮观。
基多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市内共有大小教堂、修道院86座,著名的有圣弗朗西斯
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明斯德女修道院等。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视为巴罗克式
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
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享有“美
洲基多艺术学派珍藏地”的盛誉。孔帕尼亚耶稣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
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
值。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亚耶稣教堂和明斯德女修道院是美洲大陆上西班牙建筑
艺术、美学与印第安文化相互渗透的精品建筑。
独立广场是基多市的中心地带,在这座正方形广场四周,耸立着一座座富有意大利
文艺复兴后期艺术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为两层,配有精雕细刻图案的石门。广场
南端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550年,完工于18世纪,绿瓦圆顶,灰白色圆柱支撑门廊,是
阿拉伯、波斯和摩尔人的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外墙上有用金叶镶嵌的基多城奠基者姓名,
院内有苏克雷将军的陵墓。教堂对面是大主宫,广场西北角是雄伟壮观的政府宫。城东
南的圣多明各广场,亦称剧院广场或苏克雷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苏克雷将军的雕像,
东端耸立着以收藏丰富的木雕闻名的圣多明各教堂和修道院。这里的圣阿古斯丁古堡是
苏克雷将军亲自签署厄瓜多尔独立协议书的地方,迄今保存着当年的原貌。广场附近是
罗恩达大街与瓜亚基尔大街的交汇处,街道狭窄古老,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熙来攘往,
是基多繁华的商业区。广场不远处的阿拉梅达公园,是基多著名旅游区,公园内溪泉淙
淙,小桥飞架,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园内建有南美洲最古老的天文台和西蒙博利瓦
尔纪念碑以及美术学校等。
城市南端的面包山,海拔183米,有盘山公路通向山顶,顶上有一座大型基多女神
石雕像,被誉为基多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象征。山腰有一座古老的印加神庙,站在这里
俯视全城,基多美景尽收眼底:皮钦查火山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绚丽多姿;基多市区
塔楼、尖顶建筑同附近丘陵、山峰相互映托。基多的名胜古迹反映了拉美不同时代的发
展特色,被列为世界文物重点保护城市之一。
参考资料: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30606140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