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傑出的天文學家齊人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著有《天文》。他們發現五大行星中的熒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現象,測定金星和木星的會合周期長度,並定火星的值星周期為一點九年,木星為十二年,與現代科學測定極為相近。石申對二十八宿距度和其他一些恆星什宿度的測量,是早期恆星定量觀測的重大成果。
後人將《天文星占》與《天文》兩書合成一書,名為《甘石星經》,但並不是他們在當時合著的。
戰國時,傑出的天文學家齊人甘德著有《天文星占》,魏人石申著有《天文》。他們發現五大行星中的熒惑(火星)和金星(太白)有逆行現象,測定金星和木星的會合周期長度,並定火星的值星周期為一點九年,木星為十二年,與現代科學測定極為相近。石申對二十八宿距度和其他一些恆星什宿度的測量,是早期恆星定量觀測的重大成果。
後人將《天文星占》與《天文》兩書合成一書,名為《甘石星經》,但並不是他們在當時合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