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早晨在小树林里跑跑步或散散步等锻炼是最好的.因为那时候空气比较清新.其实不然.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小树林里氧气浓度已经比较低了.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升高.这对人体锻炼并不是最佳的.而在傍晚,小树林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氧气含量大大升高,而二氧化碳因被植物呼吸消耗而含量变得比较低了.这时候,比较适宜锻炼.
但是,事物有其好的一面,就有其不好的一面.早晨锻炼虽然氧气含量低,但是一早起床,人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小树林里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对人体比较适宜.而傍晚时的小树林,温度较高,湿度小,运动后感觉不太舒适.而且,傍晚的空气比较污浊.
综上所述,早锻炼与晚锻炼各有好处,但我主张还是早晨起床后洗漱完毕后跑跑步比较好.具体还得看各人自己爱好和空闲度.
春天来了,一年中最容易激发起运动兴趣的季节到了,许多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始一整年的健康计划表。那么在一天当中,有没有哪个时段做运动效果最好的说法呢?有人说早晨进行有氧运动较佳,有人说晚间比较好,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正确?
哪个时候比较适合运动并没有特别的规定, 何时运动主要看你的生活习惯, 有人习惯早起, 所以晨练可以节省时间, 顺便带着一身的活力去上班。早晨锻炼的时间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两个小时后。这样悬浮地面的灰尘及空气当中的有害物质,会随着热空气升到高空,提高呼吸时的空气质量。
有许多上班族在中午休息时间以运动取代了午睡,这也会为下午的工作带来活力。 而有些上班族则选择下午下班后的这段时间, 因为可以利用交通最拥挤的时间来运动, 而且不会影响晚上的作息, 不必老远再从家里去健身房。
如果您家离健身房不远,可以选择晚间运动, 最好在晚餐后一小时以后再进行,前提是不要吃的过饱, 以免影响消化, 晚间的运动最好在睡前3小时以前结束, 而且不要太累, 否则可能会影响您的睡眠品质。晚上运动可能会带来一些饥饿感, 运动后可以吃些水果, 不要再吃宵夜,否则您会越运动越胖。
最后建议您建立每周三次有氧运动习惯, 这种习惯会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好处。
什么时候锻炼最好
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到底什么时候锻炼好?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有这样的说法,植物经过一夜的新陈代谢,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树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高一些,一些灰尘也在空气中漂浮,对人的健康不利。另外,人的血压在早上比较高,容易出问题。其实,是不是在早晨锻炼,主要取决于锻炼的目的。
如果是为了减肥,为了增加对运动技能的记忆,早上非常好。人在早晨一觉醒来的时候,已经把昨晚吃进去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不吃饭去锻炼,就会导致一个结果——“燃烧”脂肪。因为早上能量没有了,肝脏里还有一部分糖原,当这些糖原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脂肪“燃烧”就会成为主导的供能方式,这时就使减肥成为可能。所以早晨运动对减肥、对防治脂肪肝有特殊的好处。此外,人在早晨的时候,学健美操、学交谊舞、学太极拳……学任何一种技能,都比在其他时间学更容易掌握。因此,早上锻炼取得的健康效益,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多一些。 古人讲究“闻鸡起舞”,健身一般选择在早晨。至于说早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污染严重,并不是主要理由。其实,白天汽车尾气等的污染也很严重,还能放出铅、重金属和一些化学废物,如苯等。早晨的血压高,可以通过药物进行调整。因此,究竟什么时间锻炼最好,不是绝对的。也要因人而异。 无论是早锻炼,还是下午锻炼,运动都要适量。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 运动,需要因人制宜,还应该是循序渐进,开始的时候活动不要太剧烈,以后逐步地增加运动的量,而不仅是简单地活动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衡量运动是不是过量,除了可以用心率来反映外,还有一个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谈话实验,如果运动的过程中喘得都说不上话了,就说明运动过量了。 不管做什么运动,尤其对于中老年人,从锻炼身体来说,适合做的是全身性的活动。比如说游泳、跑步、走路,这些都可以,做体操也行。但是总要达到一定的量。有一种“三、七”的说法。所谓“三”,就是每次运动的时间应该在30分钟以上。如果运动的时间在20分钟以内,强度也不算很大,恐怕最多就是消耗一点血液循环当中的血糖吧,起不到减肥或者是消耗身体里积累的过多脂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吃得特别饱以后,立即进行运动肯定不好,这是因为饭后,你的血都集中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
参考资料:http://www.sportsol.com.cn/news/zgtyb/2006-02-15/63277.shtm
最佳时间14:00~19:00
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间比较理想。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比较高,体力也比较充沛,很容易兴奋,比较容易进入运动状态。
下午:(14:00~16:00):是强化体力的好时机,肌肉承受能力较其他时间高出50%。
黄昏:(17:00~19:00):特别是太阳西落时,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觉较为敏感,心跳频率和血压也上升。不宜运动的时间
进餐后:这时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部,以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此时运动会妨碍食物消化,时间一长会导致肠胃系统的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饭后最好静坐或半卧30~45分钟后运动。
饮酒后:酒精吸收到血液中,进入脑心、肝等器官。此时运动将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同餐后运动相比,酒后运动对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健康提醒:室外健身不是越早越好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选择晨练来增强免疫力。然而室外健身是不是越早越好呢?有关健康专家建议:冬季室外健身适宜在日出后进行。
据了解,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温度较低,清晨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另外,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铅等有害污染物质也聚于地面,人们若早起锻炼,就会吸入很多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体健康。
冬季健身,应该在10时左右为宜。这时太阳出来后晒到地面,使大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对人体的侵害会减小。另外,冬季晨间气温较低,要到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才会慢慢缓解。
人们都觉得清晨锻炼身体比较好,其实清晨的空气最不好,空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质量最佳时间为14:00~16:00.记清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