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是蒙古族的集聚区,其地形特点是以沙漠、丘陵和戈壁滩为主。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亮丽的阳光把大地照得明晃晃的。在那茫茫的戈壁滩上,长着一丛丛叫不上名字来的绿色植物,几朵蓝的、黄的花瓣点缀在上边,显得是那样的俏丽。远处,斑斑点点的羊群,在这荒寂的土地上啃噬着那少得可怜的绿色生命。
鄂尔多斯高原历史上是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聚居地域,其范围为黄河河湾的长城以北地域。一般指内蒙古阴山以南部分,它的西、北、东三面为黄河所围绕,南部与陕北和宁夏黄土高原接壤,北纬37°20′~40°50′,东经106°24′~111°28′。行政区划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全境,乌海市海渤湾区,陕西省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5县的北部风沙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灵武两县的部分地域和陶乐县全境。总面积12万余平方千米。鄂尔多斯高原的伊克昭盟东部是蒙古族、汉族混居的区域,西部为蒙古族分布区,南部以汉族为主,西南部为蒙古族、回族混居区域。境内主要城市为陕北的榆林市,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东胜市和西部的矿业城市乌海市。
高原海拔大部分为1300~1500米,东部的河谷部分在1000米以下,高原顶面个别地区达1600米以上,西北部桌子山自北向南伸延,主峰桌子山海拔高达2149米。鄂尔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语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分布广泛。
高原位于温带季风区西缘,年均温6~8℃,年均降水量150~500毫米,集中于7~9月,降水变率大,自东南向西北愈趋干旱,降水自东南缘450~520毫米,依次下降到西北缘的150毫米以下,风向除西南部全年以偏西风为主外,冬天以西北风为主,夏天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无霜期130~1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2500~3200℃。
土地利用方面,黄河沿岸以及地势较低的河谷适合葡萄、杏、山楂、枣等的栽培,以灌溉农业为特点。中西部砂质高地,牧业占绝对优势。桌子山是石质山地,放牧羊、牛等牲畜。东南部凹地以广种薄收为特色。东部沟谷的黄土丘陵地,农耕历史久,是旱作农业类型。由于过去不合理开垦,过度樵采和放牧,大片沙区中的固定巴拉日益沙化为流沙,原无大片沙地分布的高原中部亦出现沙化现象。
高原面积80%的地下埋藏煤炭,储量达1050亿吨。
针对鄂尔多斯高原黄土干旱地区的特点,通过210国道包头至东胜段的修建,系统研究了公路边坡植物防护技术.从植种的选择、防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的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路基边坡植物防护形式以及防护效果和效益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鄂尔多斯;黄土干旱地区;公路边坡;植物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