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一下孝庄太后大玉儿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姓名: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别名:孝庄文皇后

生辰:明万历四十一年(1631年)三月初八日

民族:蒙古族

祭日: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籍贯:蒙古科尔沁

地区:京师

国家:中国

职业:清太宗庄妃.世祖皇太后.圣祖太皇太后

信仰:佛教

历史上的孝庄皇后 她的功绩可以是 历代任何一位皇后所不能及的 她的,虽然她有能力作为中国第二个武则天,然而她没有,却是为了辅佐自己的儿子和孙子而活,着是最让染敬佩的.这就是她的境界,她是不想被后人指责,不想乱了朝政,她一生的心头愿望就是为了大清朝,只要大清兴盛她什么都可以牺牲!如果爱情在她心中是第一位的话那么也许多尔衮早就能当皇上了,但孝庄皇后心中第一的是大清基业,她没有把爱情混为一谈!她一生辛劳的辅佐一代又一代皇帝,为了丈夫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且不说她的委屈有多少承受了多少常人没承受过的苦与累,她日积月累的辛劳就证明了她的伟大,一个女人这样是多么不容易,自古女人想撑起一切是谈何容易的啊,无数的阻力与背后的唾骂,她没有把功名看重只想做个无名功臣兴旺大清!所以我们后人还是理解到她的,为她的善良与英明一世而崇敬感动!

一、引言

孝庄在历史上出名,主要是由于清初“太后下嫁”的故事。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测(见下)。她是顺治的母亲,康熙的祖母。康熙即位时才8岁,孝庄是太皇太后,有巨大的影响,是康熙初年的当政者。这段时间是清朝康雍乾三朝150年繁荣的基础。

中国历史把她忽略了,是很不公平的。一般记载都讲她是一个美人,集中描写美人的生活,但这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试写《中国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孝庄皇后》。

二、多尔衮

我们先看一下当时政局。

1644年———顺治元年是明朝亡国的一年。那年三月李自成进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的抗清大将吴三桂改变策略,向清国借兵。大将多尔衮便兼程入明,在山海关与吴三桂会合。四月与李自成展开大战。多吴联军人数不及李之半,但结果李自成大败。多于五月入北京,明朝就亡了。

事前清朝出了大事:清太宗皇太极去世。清制不设太子,所以继承便出了问题。这问题本来是简单的:太宗长子豪格有战功,是当然的人选。但兵权在多尔衮手中,多是太宗的弟弟。

多自然想做皇帝。但是争夺的结果,只能使豪格做不成。结果皇位落在太宗的幼子福临身上。是顺治帝。他才6岁,母亲被尊为孝庄皇太后,多的名义是“叔父摄政王”。

多大权独揽,不久晋位为“皇叔父摄政王”,后复尊为“皇父摄政王”。

“皇父”是一个奇怪的名称,恐怕在中外历史都是少有的。多尔衮不愿意天天给小皇帝叩头,也显示他无上的威权。自然皇父同太后的关系,成了揣测的题目。无聊的文人,便借此做诗。经孟森先生的考证,“太后下嫁”是完全不可靠的。他说:由是太后下嫁之事无有。而旧时所附会其下嫁者,皆可得其不实之反证。

我完全同意这个结论。我想孝庄是一个极顶聪明的人。皇太后的威权在摄政王之上,她足可抵挡多尔衮的野心。

多得皇父称号在顺治五年。顺治七年他就死了,年39岁。他的死是清朝的幸事。

三、顺治遗诏

多尔衮死后,顺治便于顺治八年亲政。那年他才13岁。这孩子是聪明的,汉文很好。可惜他的政治作为,走了明朝的方向。他宠信太监吴良辅,重设十三衙门。他的宠妃董鄂妃死了,花了大量的钱。

清初历史,有许多关于“顺治出家”、“董小宛”等讨论。事无根据,完全是文人的无聊。我们幸有孟森的研究,把这些弄清楚了。

顺治出痘而死,才24岁。他似乎要做一个明式的皇帝,早死是清朝的幸事。

顺治去世后由第三子继位,年号康熙。康熙登极时才8岁,皇太后成了太皇太后。祖孙亲密,康熙是在祖母管教下长大的。

顺治遗诏深自责备,是一个奇特的文件。史载它经过皇太后的修改,引若干如次:

《东华录》:

丁己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遗诏颁示天下,诏曰:“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于兹矣。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询悠忽,苟且目前,且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燧,是朕之罪一也。朕自弱龄,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宾,教训扶养,惟圣母皇太后慈育是依,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惟朝夕趋承,冀尽孝养,今不幸子道未终,诚捆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端敬皇后,于皇太后克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过从优厚,不能以礼止情,诸事遇滥不经,是朕之罪一也。祖宗创业,未当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国,亦因委任宦寺,朕明知其弊,不以为戒,设立内十三衙门,委用任使,与明无异,以致营私作弊,更窬往时,是朕之罪一也。

这不像皇帝临死的话,倒像新政府的政纲。果然顺治死后,康熙登极(才8岁),便杀了太监吴良辅,裁撤大批太监,取消十三衙门。

这显然是太皇太后的决定。她觉得顺治过分的趋于明朝的制度,一切奢侈。她要恢复清朝俭朴的风气。

政府有4个辅政大臣,最霸道的是鳌拜。我们都知道康熙除鳌拜的故事。

康熙六年亲政,时年14岁,政权很快入于康熙手中。祖孙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孝庄生于1613,于康熙二十七年去世,年75岁。康熙表示了十分的悲痛。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皇帝,可能是最伟大的。他幼年时祖孙的关系,应该有重大的影响。

孝庄在康熙初年的措施,把清宫放在轨道。她在政府的整个影响是巨大的。她建立了清中叶150年繁荣的基础。不动声色,成此大业。我想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伟大的政治家。

四、汤若望(1592-1666)

孝庄出身蒙古。她除了蒙满汉的背景外,还与耶稣教有关系,尤其与汤若望有相当多的来往。因此她的政治知识是相当全面的。她很快地把政权交给康熙。

汤若望又同顺治有相当的认识,孝庄也时常赏他礼物。顺治有8个儿子,康熙被选,有汤若望的意见,显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

17世纪欧洲的人口,约相当于中国的人口。去中国传教便成为自然的使命。到中国来传教的是教会中最优秀的人物,他们的学术地位,也是一流的。我们要知道,从欧洲来中国,经好望角和印度,可能需要两年,也充满着危险。所以来华的教士,都是有理想和能力的人。

汤若望做到钦天监监正,同顺治相当密切。他自然想传教,但是顺治最后偏于佛教。中国帝王生活的优裕,是不容易摆脱的。他的行为似乎不能得太后的同情,从遗诏可见。

五、结语

孝庄至少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深通大局;(二)机会合适时能采取措施;(三)能忍耐;(四)能退让。她同多尔衮的叔嫂关系,从顺治当选为太子,到多为皇父,前后20年,关系复杂,可以想见。我相信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能处理一个非常的局面。

近来关于孝庄皇后的故事,有新的文献。但传奇性多,许多事实不可靠。希望大家对这个伟大的政治家,表示尊敬。

孝庄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乳名玉儿)蒙古科尔沁部落贝勒寨桑德二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

后金天命十年二月(1625)需随时三岁的玉儿由其哥哥吴克善的带领来到新都沈阳,嫁给了已经三十四岁的黄皇太极为侧福晋。玉儿有着良好的教养,明月般的美貌和一般女人所不具备的智慧和才情,深得皇太极喜爱。

清朝中,唯一一个称得上是辅佐了两代帝王的当属孝庄皇后了。她是清初政治的奠基人之一,为清朝中期的繁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一生经历太宗、世祖、圣祖三朝,辅佐两代幼主,是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传奇的女性。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