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清定上师。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定上师俗姓郑,名全山。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高枧村人。三门县高枧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上师生于1902年12月16日(光绪廿八年冬月十七日)。上师的父亲名叫郑兴安,母亲李门女士(称郑李氏),父亲是一个祖传按摩、针灸、坐堂中医。母亲擅长呤诗作画,书香门庭闺秀。上师史弟三人都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生。父母虔诚信仰佛教,时常劝人行善改恶归正、教化人心,常到寺庙念经、听经。上师的母亲对上师的父亲很恭敬,每天做全家的人饭,每年缝全家人的衣服、鞋子,洗洗补缝靠上师的母亲。上师的母亲在乡村里敬老爱幼。乡亲们都叫上师的父亲郑善人,叫上师的母亲“活观音”。上师的母亲的性格真与观世音菩萨相似,对人慈悲得很。上师的父亲管教小孩既开明又严格,开明的是,不以父母的权威压迫孩子,完全依孩子天赋的性格成长发挥。严格的是,不轻易赞赏孩子,不让孩子养成傲慢的习性。在父母精心地培养下,上师自幼养成对人很谦虚很恭敬,在父母化思想家境的熏陶下,加之上师善根深厚,从小有一颗慈悲的佛菩萨心肠。

1909年9月上师未满七岁便在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小学校读小学,即能自行阅读各种文学书籍。父亲看他小小年纪,不像同年龄七八岁的小孩一样游戏玩耍,放学回家,只定时常阅读这些大人们都不易读懂的书,如佛经、道德经、老子、庄子等书。父亲感到既惊讶又关心地问上师:“你能看懂吗?”上师很恭敬地回答:“爸爸,我很感兴趣。”每学期,上师都是学校地第一二名,年年拿奖状回家。上师没忽略学校地课业,上师很喜欢多读课外书籍,可见上师有异于常人的天赋。

1915年9月13岁的上师升入当时浙江省有名的三门县第六中学校。上师聪明绝伦,勤学苦练,刻苦攻学,历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生。上师的父母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佛教徒,不沾荤腥的食物,平时吃素、念经、拜佛,家不杀生,星期天节假日上师随着父母到寺庙听讲佛经。因为生长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因此上师从小深受佛教影响。

上师天赋慈悲的菩萨心肠,从小在学校读书就帮助生病的同学,课余时间自动到医院帮助生病的同学清除污秽的排泄物,替患病同学翻身、擦洗身体、清洗衣物尿壶、拿药端开水等等,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上学的途中,帮助各种患难受苦人。见到小麻雀、小动物受伤了,会带回家养伤,然后放生归入大自然。看到猪牛羊被杀,上师都会难过,躲起来掉眼泪。

上师不时候,曾有一个对星象学有研究的人,对上师父亲讲:“全山天资卓越出众,本命高贵,注定应该出家,如果当一个普通的在家人,在社会上必定会获得崇高的地位,但是最好出家,出家修行,必定成道。”上师上中学时,遇到不同的预言家对他说这样预言。

1921年7月19日上师19岁考上广州大学哲学系。上师同哥哥郑济时两人考到广州读书,父母要供两个孩子读大学很不容易。那时,全国各地军阀混战,战火连绵、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天闹水灾、旱灾。上师自己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节约下的钱还给家里邮。上师很孝敬双亲大人,常给父母买衣物。

1925年上师毕业于广州大学哲学系,因品学兼优而留校。甫半年。

1926年上师出于爱国热情,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投笔从戎,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就读。

1927年上师考入南京国民党政训研究班。

1928年毕来后被派往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初任少校秘书。继调南京,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交通研究所中校处长,先后两次主办上海大中学生集中军训,任上校政训主任。后调两广,任国民党第四战区党政军干训团上校训育处长,第四战区政治部上校主任。抗战期间在重庆,任国民党中央高级党政军干部训练团少将政训主任等职务。宦海浮沉,不忘民间疾苦。盖因宿缘深厚,身在官场,不掩悲愍众生,探求人生奥义之心,虔诚信仰佛法。

1941年5月3日基于不满国民党政治腐败的现实,看破红尘,发大心愿弘扬佛教,庄严国土,利国利民,萌出尘志,毅然解印,舍别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妻恩子爱,只身到重庆南岸狮子慈云寺,皈依澄一法师,并受澄一法师赐法名清定。清定上师立即剃度出家。并于同年冬月十七日赴成都昭觉寺依定慧老和尚座一受具足戒。上师得戒后,静坐经楼,博闻强识,遍习经律论三藏。

1924年能海上师人西藏学密法归来,经宝光寺方丈贯一大和尚介绍,上师往文殊院听能海老上师讲《菩提道次第》,发生深信。听经圆满,随侍能海老上师去宝光寺听讲比丘戒。4月,随能海老上师往成都南门外石羊场近慈寺结夏安居,听能海老上师说法讲经,学密法。澄一法师是上师的剃度师,定慧和尚是传戒师,能海上师是清定上师的传教师。

1943年能海老上师任命清定上师为沙弥堂堂主。清定上师随同能海老上师赴绵竹县开办西山云悟寺作为专修之所,协助能海老上师译《大威德生圆次第秘密伽陀》、《三尊胜赞供养饮食观行低仪轨》、《水陆供施仪》、《清净法身天香供养法》等。

1944年清定天师进入金刚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