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曲中秋作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②。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阳关曲答李公择①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②。使君莫忘雪溪女③,还作《阳关》肠断声④。
[注]①熙宁九年十二月苏轼调为徐州(今属江苏,州治彭城)知州,本词作于神宗元丰年(1078)。李公择:李常(1027-1090),字公择,《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他少时读书庐山舍,抄书九千卷,后名李氏山房。苏轼作有《李氏山房藏书记》。李常曾知鄂州,徙湖、齐(州治济南)二州,又徙淮南西路提点刑狱。《苏轼诗集送李公择》施注:“公择在济南, 东坡赴彭城, 过之。公择罢济南,复过东坡于彭城。故东坡以‘莫忘霅溪女’戏之。”②龙山:即云龙山,在今江苏徐州郊外。据《苏诗总集》卷十六,元丰元年三月寒食日,李常来访;次日,和李常同过云龙山居。以上二句谓李常由济南来徐,同游云龙山。 ③使君:汉代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此指李常。霅溪:在浙江湖州,李常曾为湖州知州。④《阳关》: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一名《阳关曲》) 有句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商隐《赠歌妓》:“断肠声里唱《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