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柯尔克孜族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1-2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柯尔克孜族人口11.39万余。主要聚居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于新疆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拜城及黑龙江省富裕县等地。

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解放后又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此外,居南疆的多兼用维吾尔文,居北疆的多兼用哈萨克文。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则通用汉文或蒙古文。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生产部门,一部分人兼营或从事农业。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远在公元前二三世纪时,他们的先民就游牧于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汉文曾对他们有“坚昆”、“契骨”、“黠戛斯”、“布鲁特”等译称。632年,归属唐朝。9世纪40年代建立了柯尔克孜汗国,唐封其首领为“英武诚明可汗”。先后同中原地区保持经贸、文化关系200多年。16世纪初建立叶尔羌国,大批柯尔克孜族人民迁到千山和帕米尔一带至今。到解放前,已基本上处于封建牧主经济发展阶段,尚有部落制残余。柯尔克孜人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柯尔克孜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诗歌音乐内容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其中著名史诗《玛内斯》是柯尔克孜人民才华和智慧的结晶。长期以来,柯尔克孜族虽游牧边陲,但忠于祖国,不屈强敌,始终如一。19世纪60年代,同各族人民一起,对英俄走狗阿古柏入侵南疆进行了坚决斗争。1863年武装反抗入侵伊塞克湖的沙俄侵略者。1949年,五星红旗插上了帕米尔高原,柯尔克孜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参考资料:http://www.newdidai.com/top/minzu/mz053.htm

柯尔克孜族,现有人口141549人。主要 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

柯尔克孜族聚居的西部是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东南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由融雪汇集的克孜勒河、盖孜河、廓克沙尔自西向东流经境内。高山周围与河流两岸是一片片丰美的草原,适宜畜牧业生产。部分河谷盆地,还可以灌溉垦殖。柯尔克孜族就是在这块土地上,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经济生活。

柯尔克孜族,汉代称为“坚昆”、“鬲昆”,南北 朝称为“结骨”、“契骨”,唐代称“黠戛斯”,辽 金称“纥乞斯”,元代称“吉利吉思”。清代,沿用蒙古准噶尔语,称之为“布鲁特”,意即“高山上的居民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实厥语族。分南北两种方言。自历史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后,开始创制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各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许多柯尔克孜族人已兼通维吾尔语文和哈萨克语文。

柯尔克孜族的文艺绚丽多彩。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规模宏大,语言生动,被誉为民间文学中的奇葩,在世界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柯尔克孜族特有的弹拨乐器三弦琴“考姆兹”,音调和谐丰富;刺绣、雕刻、织花,金银饰器等传统工艺,也有自己的特色。每逢年节,柯尔克孜族就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以示庆祝。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