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亦称“痄鳃”或“抱耳风”。它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来有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此病多发生于春末夏初 ,常见于 2- 15岁儿童 ,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腮腺炎”发病较急 ,开始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痛、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和全身疼痛等症状。一两天后 ,常先在一侧耳垂下方肿大、疼痛 ,说话、咀嚼食物时加重 ,有时还会出现张口困难、流口水等。部分病人再过 3- 4天 ,对侧的腮腺也可发生肿大 ,甚至波及颈部及前胸上部 ,给患儿带来很多痛苦 ,如治疗不及时 ,有的还可并发睾丸炎 ,影响小孩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女孩也可发生卵巢炎。少数病孩甚至发生脑炎、心肌炎、胰腺炎或甲状腺炎。因此 ,小孩患了腮腺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切不可疏忽大意。
孩子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后 ,除了及时到医院就医外 ,在家还要进行科学的护理 ,护理方法如下 :
一、做好隔离。立即与健康人分开居住 ,居室要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二、注意休息。最好采用卧床休息的方式。病情轻者或退热后 ,可适当活动。饮食上要吃一些富有营养、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食 ,如稀饭、面片汤、鸡蛋等。不要吃酸、辣、甜及干硬食品 ,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 ,加重肿痛。要多喝水 ,以利于毒素的排出。
三、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 ,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防止继续细菌感染。
四、预防。对于接触过腮腺炎病人的儿童可用金银花、板兰根各 15克 ,水煮后代茶饮 ,连服三天能预防发病 ;口服板兰根冲剂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有条件的还可注射或喷雾腮腺炎疫苗。进行预防。
参考资料:http://www.north24.com/disease/108/***********/1033367645795.html||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环境中的某些致病微生物开始繁殖,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严重危害青少年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这简要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概况。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腺炎,是一种由流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只在人群中发生,受感染的人-病人和健康带毒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一般病人易发现,易控制,但有约35%的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亚临床型者,其排毒时间与显性病人一样长,更有流行病学的意义。流行性腮腺炎是丙类传染病,平时不要求传染病报卡,易造成对本病疫情的忽视,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爆发多是因为发现晚,措施不利而造成传播蔓延。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唾液或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以及空气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液传播至腮腺及其它的器官,引起该器官的炎症或损害。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部分病例有倦怠、畏寒、低热、头痛等前躯症状,前躯症状出现数小时或数天后腮腺肿大,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咀嚼时疼痛明显,白细胞记数正常或稍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流行性腮腺炎时常并发有睾丸炎及卵巢炎,可以导致不孕。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致死率波动在0.5~3%之间。流行性腮腺炎这样的并发症,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并且每例感染者周围都有一批隐性感染者,使传染源难以排除,故易造成扩散流行,尤其在腮腺炎高发的春季危害更为严重。
流行性腮腺炎防制最有效的办法是疫苗免疫接种。国内外均以研制出减毒活疫苗,用减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可收到满意的预防效果。儿童时期使用疫苗获得的免疫力,能否长期维持到成人时期,足以防止临床腮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等问题,现仍缺乏充分的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数据。丙种球蛋白用于预防腮腺炎,并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曾经使用过剂量达20ml的混合丙种球蛋白,同样也未显出预防腮腺炎的效果。
参考资料:泰州卫生监督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