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宁
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难于持久,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分心,常常不断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在活动中不能注意细节,经常因为粗心出现错误。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通常起病于6岁以前,学龄期症状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好转。伴有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和自我评价低等。男孩多于女孩。
诊断要点:1、起病于6岁之前,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
2、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
3、冲动性、行为卤莽、学习困难,可以并存有品行问题。
4、同时存在多动和品行障碍的特征,多动广泛而严重到诊断为“多动性品行障碍”。
5、与其他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或智力低下共同存在时,先诊断此类疾病。
多动症临床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
1、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哌醋甲酯(利他林)、苯异妥因(匹莫林)等,用药后,随着注意力的改善,可以减少多动,情绪稳定,行为改善。
2、感觉统合治疗。
3、脑生物反馈治疗。
4、心理治疗。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
针对父母和教师的教育和训练:
1、 首先要了解这些儿童是不是故意的,对其不伤大雅的小动作,不要一味地加以批评和指责。
2、 提供心理支持,如:“你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我相信你再坚持下去,会比前一些天作得更好”,使孩子树立信心。
3、 帮助孩子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良好习惯。如布置学习环境时尽量排除干扰,使注意力变得容易;允许孩子分段完成作业,应完成作业后,不要加新的内容。
4、 在要求孩子学习之前,避免玩得过于兴奋,让孩子在心平气和下进入学习境界。
5、 使用奖励方法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法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参考资料:广东医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