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哪一季最宜进补?

王朝干货·作者佚名  2011-12-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秋天,

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钙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可用水浸泡发后,煮烂,加糖服食,对治疗和预防“秋燥”有较好的效果;百合也有养肺阴、滋肺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秋季,是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滋补食疗的好季节,也是健康人进行食补的好季节。通过食补可使人保持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和推迟衰老的目的。

冬季是最宜进补的季节。

入冬以来,不少市民前往药店购买滋补品,打算送人或自服,冬令进补已成为较普遍的生活习俗,恐怕不无道理。

进补的原因

中国古代养生者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天,气候从寒转暖,万物萌生;夏天,阳光雨露充沛,万物繁茂;秋天,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冬天,天寒地冻,万物休眠,闭藏。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这种四季更替的规律。既然知道这个规律,善养生者当然要顺应它。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更是剧烈的,对生物影响十分巨大,如果不掌握这种变化,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从养生角度来看,人类也必须顺应四时,才能取得效果。

从四季说阴阳,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养生也必须以此为准则,就是说,春夏应当养阳,秋冬应当养阴。所谓秋冬养阴,即是从营养物质方面对人体作补充。(与此相对,阳指机能方面),这反映了经过春生、夏长、秋收的过程,物质与能量均有较大的消耗,到了冬季,填充与修复这种消耗所引起的空缺与匮乏确实也是十分必要的。

进入冬季,天气渐寒,人体热量散发较多,为了抵御严寒,人体需要产生较多热量,才能维持人体体温,为此,需要摄入较多的食物,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增强,消化吸收活动旺盛,食欲增加,对一些在春夏季不感兴趣的较为油腻食物,在冬季亦能吃得津津有味,这对于在冬季进食滋补品是十分有利的先决条件。同时,在冬季生物体均表现出皮毛光泽亮丽,肌肤肥美丰满,表明机体本身具有在冬季将营养物质贮藏于体内的特点。通俗的讲,冬季更多地表现为“补得进”的特点。

既然顺应大自然四季更替规律,可以减少灾病,有益养生,这也启示我们冬令进补,同时具有防病的功能。在冬令进补时,选择一些具有增强体质,即防疾病补品,那么冬令进补就不单单是补养身体的问题,而且具有预防来年可能发作的病患的功能。

小贴士:①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教科书相悖,请以教科书为准;② 若网友所发内容与科学常识、官方权威机构相悖,请以后者为准;③ 若网友所发内容不正确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右下举报/纠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